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在山的那边》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在山的那边》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在山的那边》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B.《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样说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答案
举一反三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功用的文章叫说明文。(  )
(2)《绿色蝈蝈》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蝈蝈的特征和生活的习性。(  )
(3)蝈蝈和螳螂一样,都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
(4)《绿色蝈蝈》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②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③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将文段中所述三个时间发生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19日晚上9点32分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____________
(3)7月21日上午11点51分_______________
2.从宇航员的行动中,可以看出登月行动非同一般,从描写宇航员行动的语句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段划线的词“这”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次登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你此时此刻正在远离地球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窗,你看到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联想,写一段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用《山市》的原句填空。
  《山市》是以______为顺序,描绘了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请填写出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
“山市”的形成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市”的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市”的高潮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市”的消失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风筝》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多种观点,其中不符合文章实际的一种理解是[     ]
A.对一件往事、小事,知错必改,郑重其事,体现了作者可贵的自省精神。
B.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认为兄长该管,这一现象上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人们的影响和毒害。
C.从文中的“我”严于自责,恳求小弟宽恕自己的过失和“小兄弟”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兄长的错处的内容上,深刻表现了真挚深沉的手足亲情。
D.本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感到“惊异和悲哀”,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