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长时间阅读信息或上网时,由于眼镜聚集手机屏幕上的图文,会比读书看报更费劲,因而更容易导致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长时间阅读信息或上网时,由于眼镜聚集手机屏幕上的图文,会比读书看报更费劲,因而更容易导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长时间阅读信息或上网时,由于眼镜聚集手机屏幕上的图文,会比读书看报更费劲,因而更容易导致眼疲劳。此外,屏幕亮度高及不断变换的光影会对眼镜造成持续的刺激,导致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原本近视的人可能受到更为严重的影响。
材料二:晚间使用电脑、手机和其他有亮光的电子阅读器,都会让大脑认为还是白天,影响人体褪色素的生成,打乱了人体的生物节律,使失眠的情况更加恶化。很多人喜欢把手机带上床,发微博、玩游戏,玩累了才睡觉,手机随手放在枕边。其实手机在待机情况下也是有辐射的,睡眠状态下人的防护程度也是最弱的。
小题1:长时间通过手机上网的危害:                         (不超过12个字)(2分)
小题2:对晚间使用手机的人们的建议:                         (不超过20字)(2分)
答案

小题1:(2分)导致眼睛疲劳,甚至多种病症。(不超过12个字)
小题2:(2分)避免长时间手机阅读,睡眠时关机或人机分开。(不超过20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用眼疲劳等多种疾病”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远离手机”即可。
举一反三
综合实践题(8分)
读下面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典故杂吟
沧桑世事见天壤,唇齿衔环今古情。.
缘木守株贻笑柄,枕戈尝胆赞英名。
七擒三顾效汗马,八斗五车能点晴。
投笔击楫钦裹革,移山填海尚鹏程。
小题1:参照示例,在颔联中写出两个成语典故。(2分)
示例:守株—守株待兔
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颈联中“七擒三顾效汗马”包含的两个故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与三国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联。请再写一个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名称______。(4分)
小题3:根据尾联写出两个有名的神话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微笑着面对生活”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次综合性学习,也许这次活动,已成为难以磨灭的生活印记,成为我们享受生活的一种体验,请根据本次开展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请设计一下本次活动的步骤。(2分)
小题2: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学习,你打算怎样劝说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下面A组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从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描写中秋节或春节的情境。(80字之内)(4分)
A组:热闹  洋溢  张灯结彩  欢声笑语  齐心协力  兴高采烈
B组:一边……一边……        不仅……而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在阅读后谈谈有何发现。(至少两点)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南京:大屠***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鸣响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活动。(3分)
蜘蛛:网络真是个好东西,既可以QQ聊天,又可以玩游戏,最妙的是能够引来苍蝇、蚊子填饱肚皮。
——《动物的忠告》(《杂文选刊》2012年第1期)
(1)蜘蛛的忠告表明网络“弊利大于”还是“弊大于利”?              。(1分)
(2)请用一句精炼又形象的话忠告那些沉迷网络的同学。(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