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某校学生展开对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状况的了解与调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小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的供需状况及造成该状

“国际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某校学生展开对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状况的了解与调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小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的供需状况及造成该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际红十字日”即将到来之际,某校学生展开对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状况的了解与调查,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小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我国器官捐献移植的供需状况及造成该状况的原因。(4分)
【材料一】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是解决移植器官来源的最佳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目前全世界的器官供需比平均是1:25,即有25个人需要的时候,一个人捐献。美国的器官供需比为1:4,英国是1:3。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万至15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每年仅能实施手术1.3万例,即只有1%左右可获得移植,供需比是1:150。
2011年各国每百万人口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单位:例)
国家
西班牙
奥地利
美国
法国
英国
中国
数量
81.3
69
62
49.3
40.6
0.0139
(数据来源于网络)
状况:                 原因:
小题2:有这样一种观点:150万人在等死,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是因为没爱心。请从下面材料中概括出2条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4分)
【材料二】
理由一:                            理由二:
小题3:根据以上调查,同学们准备在“国际红十字日”当天走上街头进行一次“器官捐赠”的宣传活动,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为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补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义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材料三】
2013年3月19日,茂名信宜市洪冠镇翻南村,村医梁金英作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无偿捐献因意外离世的丈夫陈欲军的器官。一对眼角膜、两个肾脏、一个肝脏,5个器官顺利移植成功。尽管亲人走了,但却留下一份珍贵的礼物,捐献出的器官让生命以特殊的方式延续。
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何玥,这位年仅12岁的小女孩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肾和肝捐给了三个人。当我们怀着悲伤提起这个名字时,却又怀着欣喜,因为她的生命与另外的生命合二为一,仍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
死亡即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不,他们的器官还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延续着生命!这就是器官捐赠的价值。
主题:感谢无私的捐赠,            
答案

小题1:示例:【状况】我国器官移植需求量大,而可供移植器官数量很少;供需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原因】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低于其他各国,器官供体严重不足。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小题2:【理由一】大多数人对于捐献自己去世后身体器官并不排斥,可见有爱心的人并不少。(2分)【理由二】人们不愿捐献器官原因复杂,但与有无爱心无关。(2分)
小题3:示例:赞美生命的礼物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图表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器官捐献的状况是:器官移植需求量大,而可供移植器官数量很少;供需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低于其他各国,器官供体严重不足。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小题2:试题分析:要反对的观点是“150万人在等死,中国器官捐献率低是因为没爱心”;从图表信息看,我国大多数人对于捐献自己去世后身体器官并不排斥,可见有爱心的人并不少人们不捐献器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捐献不透明,等等。但与有没有爱心关系不大。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小题3:试题分析:材料中列举了几个因为捐献器官而救了别人的命的例子,呼吁人们捐献器官,创造生命奇迹。
点评:所谓主题语就是用来凸显主题的短语或短句,选择简单的会议或活动来考查学生拟写主题语的能力,既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考查学生面对实际科学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试题不可能将内容庞杂的图书或鸿篇巨制的文件或内容丰富的大型活动作为命题的材料,内容单一追明确的活动拟写主题语是非常简便易行的考查方法。
举一反三
“创建文明城、争做文明人”综合实践题。(9分)
小题1:文明在学校。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4分)
示例:楼梯——上下楼梯靠右行,你谦我让脚步轻。
①阅览室——                    
②草 坪——                    
小题2:文明进社区。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某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 (2分)
答:                                                
小题3:文明你我行。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幅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 (3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8分)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分)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不符合要求的一则材料是(   )(1分)
理由(2分):
 
(3)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以“老师,我要对您说”为题,给老师写一封信。下面是三位同学信中正文的开头,你认为哪种开头更好些?为什么?(3分)
①初中三年很快过去了,我有太多的话要向您说。老师,您要我说什么呢?
②三年来,我与您有过多次交流,但今天我仍有些心里话要对您说。
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老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15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着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小题1:解释加线的词语。(4分)
陟罚臧否                  平明之
亮卒                   仇必赏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译文: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译文:
小题4: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小题5:【乙】文的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1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由团中央倡导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各地陆续展开,启东中学将举行“放飞梦想”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四项子活动。
(1)活动一:该校团委拟举办“放飞梦想”演讲比赛,由提出书面申请的学生参赛,假如你是要求参赛的九(1)班学生陈明同学,请你写一份申请书。(3分)

(2)活动二: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为主题活动或拟一句格言、或拟一个警句、或写一条标语。(2分)
(3)活动三: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之一,请你浏览某省财政支出报表后回答问题。
时间
全省财政民生支出
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
“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
2007年
1126.4亿元
60.2%
200亿元
2012年
3611亿元
72.1%
993亿元
从上述财政支出报表中,你获取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4) 活动四:“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鲁迅是近代史上为实现中华复兴奔走驱驰的代表人物。他深沉冷峻,“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也不乏温情,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中。请选择该书中如下一个主要人物作简要评价。(3分)
长妈妈   范爱农 父亲 藤野先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莫言的消息,正在改变着中国各地未来的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两大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但是来自两大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室(组)的专家都担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难度。“魔幻现实主义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如果加入莫言先生的作品,会考虑选择浅显一些的文章。”两家出版社都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语文教材未来不应回避的题材,在语文教材编写者眼中,中国本土作家的第一个诺奖,“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段文字的主要信息(15字内):                                       
(2) 河南《大河报》头版报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时,起了一个能吸引眼球的标题——莫言空前,莫言绝后。据此,请完成下列问题。(4分)
①编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②请对这标题的创意作出你的评价:                                             
(3)下面是一部名著中的部分情节,读后请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到达了敌舰队,当敌人见到我的时候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跳下船向岸边游去,约有三万多人。我拿出工具,把钩子在每一只船船头的一个孔里套牢,所有缆绳的另一端收拢扎在一起。我这么做的时候,敌人放射了几千支箭,许多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不仅使我极度疼痛,工作也大受干扰。我最担心的是我的眼睛,要不是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措施,一双眼睛肯定是没了。
以上内容出自于一部熔现实与幻想与一炉,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剖析社会现实的作名,这是          (选段中“我”的名字)在              国家的一段经历,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应急的措施吗?
应急的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