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风景无限。古代文人在春日特别喜欢衔觞赋诗,留下了大量的歌颂春天的佳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后面的题。(5分)小题1:班级办黑板报需要你选择一句和春有关的古

春日迟迟,风景无限。古代文人在春日特别喜欢衔觞赋诗,留下了大量的歌颂春天的佳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后面的题。(5分)小题1:班级办黑板报需要你选择一句和春有关的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春日迟迟,风景无限。古代文人在春日特别喜欢衔觞赋诗,留下了大量的歌颂春天的佳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后面的题。(5分)
小题1:班级办黑板报需要你选择一句和春有关的古典诗句,请用楷书抄写在下面的格子里。(2分)
 
 
 
 
 
 
 
 
 
 
 
 
 
 
 
小题2:在我们举办的迎春诗歌朗诵会上有一位同学准备朗诵元代白朴的一首散曲,但在摘抄时忘了标点。请你用斜线“/”为下面没有标点的这首散曲断句。(3分)
春 山 暖 日 和 风 阑 干 楼 阁 帘 栊 杨 柳 秋 千 院 中 啼 莺 舞 燕 小 桥 流 水 飞 红
答案

小题1:抄写用楷体,工整无误。内容必须和春有关,五言,七言皆可。
小题2:春 山 暖 日 和 风/ 阑 干 楼 阁 帘 栊/ 杨 柳 秋 千 院 中/ 啼 莺 舞 燕/小 桥 流 水 飞 红。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和春有关的古典诗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应该积累的不少。比如,含有“春”字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含“春”字,但与春相关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等。
点评: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放到平时,对于一些诗句、成语、俗语、故事、优美的句子等等,要随手记录下来,要将积累做为一种习惯,平时有积累,考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小题2:试题分析:要断句,首先要把这首散曲的意思大致理解一下,理解可知,前面几句都是在直接写景,与《天净沙 秋思》相似,因此,我们可仿照《天净沙 秋思》这首曲的停顿断开后,读一读,语意能顺。因此,应为“春 山 暖 日 和 风/ 阑 干 楼 阁 帘 栊/ 杨 柳 秋 千 院 中/ 啼 莺 舞 燕/小 桥 流 水 飞 红”
点评:给诗(词、曲)标出停顿,其实是把几个句子断开。所以要注意其整体特点,并结合课内所学,做出判断。当然,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举一反三
综合性学习。(10分)
今年是重庆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校将要组织纪念卢作孚诞辰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综合性学习。
【链接材料】卢作孚:(1893-1952),重庆市合川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其于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
小题1:材料探究。(3分)
民生公司主营航运业。1934年1月26日,记者陈友琴乘坐该公司民主轮由湖北省宜昌市出发,同年1月29日,抵达重庆。以下三则材料都摘录自陈友琴日记《川游漫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2月版),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至于生活上一切所必需,民生公司各轮,皆可供给,且有图书备阅,有各种音乐器具,供客玩弄,使旅客在船上,不感寂寞之苦也。
材料二:
山更高,峡更险,水路曲折更多,故最易覆舟。入川之轮,七十余只,无一未受厄者。……(民主轮员工)撑舟者撑舟,牵缆者牵缆,而轮船乃得势以上。
材料三:
午餐前,民主轮职员及船役演习消防。足见民生公司办事人之认真,其进取精神,能令人钦佩也。
根据材料,请概括陈友琴眼中民生公司有哪些优点?
                                                                          
小题2:语序排列。(3分)
卢作孚先生擅长演讲,下面这段话是他在1936年的一场著名演讲词文稿的节选。可惜由于时间久远,其中划线的四句话语序发生了错乱。你觉得顺序正确的排列应该是?(   )
最重要必须全国一致。①亦不仅全国人民一致拥护政府而已。②尤须全国人民与政府一致。③不仅全国之军队、政治上之各派别一致。④必须中央与地方,公家与私人任何作为皆联成一气以树国防之基础也。
——卢作孚《如何应付当前之国难与敌人》
A.③①④②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
小题3:情景对话。(4分)
卢作孚的孙子卢铿是重庆一中1966级校友,校团委派你邀请卢铿先生于本周五下午2:30在学校大礼堂做一次关于纪念卢作孚先生的演讲。你怎样说他才会来呢?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你同学演讲词中的两段文字,阅读完成题。(4分)
(甲)我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乙)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小题1: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线句,补全空缺内容。(2分)
小题2:两段文字除对偶之外,还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析其表达效果。(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①正是桃红柳绿的春日,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观赏着古运河两岸美景,感受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秀美的导游小姐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千年古运河在扬州与滔滔长江相交汇,给水乡扬州带来了一片生机。古运河像                                        。”
③一位来自外地的大学生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扬州人最懂得水的妙处,他们引进了运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迷人风光,让它流淌出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扬城的大量诗文。”
④一位貌似大学教授的老先生忍不住接过了话头:“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扬州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古运河水上游游览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⑤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扬州是古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
小题1: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将导游小姐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3分)
补充:                                                         
小题2: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古运河对扬州的积极意义。(3分)
                                                                  
小题3:第⑤段中美国人说扬州古运河保护得好,请你将下列这一则对联形式的公益广告补充完整,以提醒扬城人如何保护古运河。(2分)
上联:保护扬城运河  下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1月29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深情阐述了“我的中国梦”。
材料一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材料二 “中国梦”,这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心驰神往的字眼。***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情诠释了“中国梦”的缘起、发展和内涵,给人们以奋进的激情和力量。
材料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小题1:认真阅读材料,谈谈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加点的句子。(3分)
小题2:“中国梦”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请结合材料,围绕这一主题,说说你的 “中国梦”是什么?(4分)
小题3:在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这使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
“没有!” “有人在追赶你吗?”“没有!”“那你为什么没命地奔跑呢?”那只狼说:“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要来?”听了这话,它放下心来,“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便饿死了。临死前它不住地怨恨,认为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探究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