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B.青少年可以放弃受教育的权利C.国家应该重点发展成人教育D.不接受教育

“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B.青少年可以放弃受教育的权利C.国家应该重点发展成人教育D.不接受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青少年应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青少年可以放弃受教育的权利
C.国家应该重点发展成人教育
D.不接受教育,个人就无法生存,国家就不能发展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因此A是正确的。D犯了一个思维绝对化的错误,BC项与题干不符。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准确科学的把握基础知识,学会审题、排误、排异、取证等正确的思维方法。
举一反三
“因为战争、贫穷、疾病等原因,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儿童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失学给他们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这就告诉我们(       )
①要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学习时光
②学习的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③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多么令人快乐
④这些失学儿童没有履行受教育的权利,应受法律制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的 (    )
A.一件个人私事B.一种自由选择
C.一种兴趣爱好D.法定权利和义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义务教育法》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某中学七年级(2)班以“享有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中他们了解到小玲上完小学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做生意。小玲认为受教育是自己的权利,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
(1) 小玲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 3分)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中学生应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半月谈》杂志曾登载了题为:“关注农村辍学风”的文章。文章说,近年,农村辍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如湖北省石首市,仅2005年初,乡镇小学失学人数800多,乡镇初中失学人数达1700多人,加上历年流失的学生,数量已占学生总数的9%以上,不少的农民反映,现在农村很难看到高中生了……
(1)联系现实生活,请你分析一下,农村“辍学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2)为杜绝农村辍学现象,你有哪些良好的建议?(6分)
(3)例举一部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的法律。(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0分)
某校七年级(2)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学会学习”这一专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课题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就初中生中厌学、辍学原因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发现:
其一:部分中学生退学不是因为家里贫穷而是由于家长的不支持。一些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并不是很高,看问题也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开了长远利益。他们认为孩子上学就是在乱扔钱,什么好处也得不到,还不如回家种田或外出打打工,可以赚些钱。
其二: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一部分学生也曾经努力过,但由于认识、动机、意志状况等因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快乐,从而将兴趣转移到电子游戏等地方,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1)请你就所学的该单元知识,对不支持学生求学的家长进行劝说。(4分)
(2)根据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取得好成绩。请你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3分)
(3)课题小组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不善学习不会学习的情况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在黑板报“学会学习”一栏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学习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上观点体现怎样的学习方式?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