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哈达是   和   最普遍的礼节。A.黎族、蒙古族 B.壮族、满族C.藏族、蒙古族D.汉族、藏族

献哈达是   和   最普遍的礼节。A.黎族、蒙古族 B.壮族、满族C.藏族、蒙古族D.汉族、藏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献哈达是      最普遍的礼节。
A.黎族、蒙古族 B.壮族、满族
C.藏族、蒙古族D.汉族、藏族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献“哈达”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进了寺庙 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
点评:此题难度适中。此类题,解题的关键是审题,要抓住题干的关键字眼,选择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举一反三
人民币的票面上印有蒙古、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字,这体现了我国
A.加强民族团结B.坚持民族平等
C.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泉州市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18年来,先后有24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投入超过两亿元的援藏资金。在援藏力量的助推下,林芝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这一事例反映出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共同繁荣
材料一: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在贵州省毕节市摆摊卖烤羊肉串,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9年来,他把主要靠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捐赠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说:“十一五”是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二是基础设施突飞猛进;三是民生投入大。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什么样的原则?(2分)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至少4点,4分)
(3)看了阿里木的事迹后,你准备如何为维护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说明(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率先进入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B.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可以不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和新疆地方实际情况的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小题2:实现“民族好”的局面需要我们坚决执行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是
A.科教兴国战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可持续发展战略D.依法治国方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