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江的农场吸纳了150多位村民就业,他们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人。“每卖出一箱菜,从中抽出一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材料体现了

郭可江的农场吸纳了150多位村民就业,他们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人。“每卖出一箱菜,从中抽出一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材料体现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郭可江的农场吸纳了150多位村民就业,他们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人。“每卖出一箱菜,从中抽出一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材料体现了
①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  ②回报社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爱之心
③金钱第一,“金钱万能”的信仰     ④亲近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郭可江吸纳村民就业是帮助村民致富的做法,体现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观,资助贫困大学生体现了对公益事业的捐助,奉献了自己的爱心,这也体现了他亲近社会,有奉献精神,所以①②④
是正确的,这里是把金钱用在合理、合情的地方,和“金钱第一”说法没有关系,因此答案选D。
举一反三
2013年7月10日,李***广西考察时和村民说:“政府会帮助你们逐步解决水、路等基础设施难题……大家一起努力,日子就会像大榕树一样枝繁叶茂。”李总理的承诺
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②能够杜绝各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④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报道,我市陈方清到外地打工10年后,回老家建厂创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于是,他专门招收当地人就业,帮助很多贫困户脱了贫。他还帮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10余年来他用于扶贫济困的捐款近500万元。这可以看出
①陈方清带动乡亲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②陈方清表现出了“富而思源”的境界③人们的致富都得依靠企业家的帮助 ④企业家都已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学习了《财富中的法与德》这一课后,同学们对“利”与“义”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此,他们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知识探究】小明收集的信息如下:
信息一:2011年9月,内蒙古赤峰市35岁的席某用“新康泰克”胶囊提炼出麻黄碱,制成了47克毒品甲基苯丙胺,经同伙梁某将47克毒品卖出牟取暴利,2012年5月席某、梁某被人民法院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信息二:现任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庞富英于1994年创建富英制革有限公司十多年来,艰苦奋斗、努力开拓,不断拓展市场,现已经成为广西最大的制革企业。自2001年至2007年,公司交纳税金8828万元、为四川抗震救灾、扶贫帮困、建校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53万元,安排了农村富余劳动力956人。18年艰苦奋斗、诚实经营,该公司从来没有拖欠过银行贷款和利息。荣获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等称号。
(1)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一席某和梁某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4分)你认为获得财富有哪些合法的途径?(3分)
(2)信息二玉林市富英制革有限公司“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等行为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4分)
【风采展示】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想就此在全校开展一次宣传,请你帮忙设计两条标语。(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建立了一系列保障弱势群体的制度。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B.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D.有利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重庆以武陵山、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为重点,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扶贫攻坚推动区域发展”的思路,一方面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培育壮大扶贫骨干产业,推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以财政专项扶贫为引导,将扶贫开发新增资金重点用于片区扶贫开发,每个片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0万元左右,带动整合各类投入1亿元以上,真正形成扶贫合力。2013年春节前,这两大片区有34.9万人脱贫。
(1)重庆推进扶贫开发的意义?(3分)
(2)为更好地解决扶贫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