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1)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A地;B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6分)
(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6分)
(3)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小盆地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4分)
(4)保护水源、河流及大气环境不被污染;保护植被和地表结构不被破坏,以减少水土流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降水较多。根据等高线判断,A处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等高线较密集,且位于背阴坡,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较B处差,土层薄与B地,所以其植被长势较B处差。
(2)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就是需要水能资源丰富,而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流量大,二是落差大。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所以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
(3)坝址通常选择在“口袋”地形的峡谷口,筑坝的工程量小,且库区蓄水量大。图中P处符合这样的筑坝条件。
(4)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而该地地形崎岖不平,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色金属的冶炼会对大气产生污染,也会产生水污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当地政府限制黄铜矿资源的开采冶炼是有道理的。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省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等高线的数值可能是
A.140米B.190米C.200米D.220米
小题2:图示河流L落差的最大值可能是
A.139米B.149米C.159米D.169米
小题3:乙河段有一漂流场所,夏季游客为了避免过多的太阳辐射,最佳的游玩时间段是
A.8:00-10:00B.11:00-13:00 C.14:00-16:00 D.18:00-20: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某山垂直自然带带谱”,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判断某山的位置在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R自然带主要分布特点和原因分别是
A.南坡 降水多B.北坡 蒸发弱
C.南坡 气温低D.北坡 热量丰
小题3:据图判断,乌鲁木齐所处的自然带
A.温带荒漠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山草甸带D.冰雪带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B.250米C.390米D.420米
小题2:图中①~④四地中,可能有河流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左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
小题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A.②aB.③b C.④d D.①c
小题2: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