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读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 图中甲、乙两处河流的河床横剖面特征及成因                 。(8分)(2)该河流中上游两岸地区生

(20分)读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1) 图中甲、乙两处河流的河床横剖面特征及成因                 。(8分)(2)该河流中上游两岸地区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0分)读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处河流的河床横剖面特征及成因                 。(8分)
(2)该河流中上游两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P地属于            气候。(2分)2005年12月底至06年1月底(即农历初一前后),图中河流三角洲地区出现特大咸潮灾害,从自然因素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能有效抑制咸潮的措施有哪些?(4分)(注: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等渠道进入内陆区域,水中盐分超过每升250毫克的自然灾害)
答案
(20分)(1)甲处:河流流经山区,河流下切侵蚀强烈(2分),河床横割面呈深窄
的V 形河谷(2分)。乙处:河流流经平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分),河道展宽(2分)。
(2)该地区土层瘠薄;石炭岩地区溶洞、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采用陡坡开垦,乱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每点2分,三点以上6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冬春季节降水少(加之2005年台风在广东登陆较少),河流径流量小(广州地区从去年九月至今年十一月,连续五个月的雨量比常年明显偏少,其中从去年九月二十八日至今,广州雨量只有十多毫米,不仅比常年同期偏少,而且比上三年的同期都偏少);1月底,太阳、月球和地球接近一条直线(朔),从而形成“朔望大潮”;  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或调水压咸;提高节水意识或发展节水产业(两点以上即得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位于山区,故河床呈“V”字型,反映流水的下蚀严重,而乙位于河流下游,由于泥沙沉积,且河流以侧蚀为主,故河床呈“U”字型。(2)结合经纬度位置,该河流中上游地区位于云贵高原,由于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喀斯特地貌广布,故地表水资源不足,且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3)图示P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判断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咸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河流水位下降而海水位上升,则导致海水沿河流倒灌,故其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入海径流量减少,而海水位上升的角度分析。其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尤其是人为原因,从增加河流入海径流量的角度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区域地理概括和咸潮发生的基本机制。难度一般。
举一反三
读图,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55~56题。

小题1: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小题2: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Y和A的数值可能是
A.600 550B.600 450 C.400 550 D.400 45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   ,判读依据是                        
(2)图中地形以            为主。
A地形的顶部高度是           米。图示区域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
(3)图中的耕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最可能是
A、水稻   B、甜菜  C、玉米  D、甘蔗
(4)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其大坝的位置应选在        (填字母)。
(5)图示地区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  B、地震  C、风沙  D、台风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
A.aB.bC.cD.d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2l一22题。

小题1: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
B.在P点可以看到T点
C.T处不适合露营
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
小题2: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