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材料二:见表。(1)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来源:0110 模拟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见表。 (1)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________处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这对下游湖泊及下游河流会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夏;河口水域等盐度线(比年平均等盐度线)向外凸出明显,说明盐度较小,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河口盐度一年中最小 (2)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所致;做好流域内水土保持工作 (3)C;C处为深入陆地内的港湾,避风,等深线密,水深、为天然良港 (4)支流上可建水库,开发水电。干流可开发航运。 (5)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业比重太小。易造成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造成下游河湖泥沙淤积,调洪蓄洪能力降低。 |
举一反三
“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读图回答1—2题。
|
1、形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
2、下列关于K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 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
1、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 |
[ ] |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
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 |
3、有关M、N两地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 ] |
A.N地的水土流失比M地更严重 B.N地的风力常常大于M地 C.N地比M地更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D.N地比M地正午气温更高 |
读图,某地区地形图,回答1~3题。
|
1、图中断崖m的相对高度 |
[ ] |
A、等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B、大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C、小于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 D、是山峰K与山峰j的高差的3倍 |
2、有关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 |
3、有关M、N两地的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 ] |
A、N地的水土流失比M地更严重 B、N地的风力常常大于M地 C、N地比M地更适合种植粮食作物 D、N地比M地正午气温更高 |
读南极洲的等温线图,分析回答1—2题。
|
1、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
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
[ ] |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
下图为某山区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
1、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为 |
[ ] |
A、100~300米 B、200~400米 C、300~500米 D、400~600米 |
2、A山顶位于B山顶的方位为 |
[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