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一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飞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D.先东南后东北
小题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20°E,20°NB.60°W,20°N
C.120°E,23.5°ND.60°W,23. 5°N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M为纬线,甲为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由①飞往②,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先向北极点靠近为向东北飞,后远离北极点,向东南飞。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半球,切点甲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子夜太阳高度为0°,则甲地位于70°N,太阳直射20°N;甲乙位于同一条经线为120°E,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60°W。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举一反三
读“某日晨昏线图”,图中表示一根完整的晨线或昏线,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大,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经度为(  )
A.20°W B.0°
C.20°E D.50°E
小题2:此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A.70°B.50°
C.30°D.10°
小题3:此日,北京的昼长时间大约为(  )
A.9.5小时 B.10.5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反映了
A.越往北,极昼天数越多
B.越往北,极昼天数增加越快
C.除极圈外,同纬度,北半球极昼日数大于南半球极昼日数
D.除极圈外,同纬度,南半球极夜日数小于北半球极夜日数
小题2:由表可知,当中国中山站附近(70°S)开始出现极夜时,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小麦播种期B.长江中下游处于伏旱季节
C.墨累一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均处于忙季D.黄河流域处于汛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球大圆,0点为圆心,A点为任意两个经线圈的交点,B点为地球大圆弧与52 º S纬线圈的切点,当B点东西两侧日期不同时,全球新旧日期范围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O点为中心的半球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A.陆地面积广阔B.海洋面积广阔
C.森林资源丰富D.人口分布广泛
小题2:关于O点所在国家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为经济发达国家D.畜牧业发达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极点上空的俯视图,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6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名称为______________。(1分)

(2)上图三条线表示从A到B各地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1分)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B点相等的地点纬度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D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气候,在该地气候形成中,_________________(洋流名称)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2分)
(5)图示半球范围内有两种陆地自然带在另一个半球缺失,其主要原因是____。(1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地理规律(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背风而立(即朝向风前进方向看),低气压位于观察者左前方
B.无论南北半球,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C.北半球河流总是右岸比左岸侵蚀较强
D.盛行下沉气流的地方降水稀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