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C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C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答案
B
解析
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该山海拔为1 200米左右。该山的不同高度,1月和7月的气温递减率是不一样的,且1月份大约在380米以下的地方出现了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上升的现象,即逆温现象;7月份山顶的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终年积雪。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举一反三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变质环境,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岩石按形成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B.badc
C.cabdD.dbca
小题2:若岩石c为大理岩,则岩石d形成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Ⅰ—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回答小题。

小题1: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上图),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  )。
A.古冰川作用 B.古岩浆活动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
C.搬运—流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堆积—地壳抬升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分析回答:


(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下图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材料三 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a、b)。

图2
材料三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初,“嫦娥三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获得月球降落区和巡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地理环境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月球表面环境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小题2:由于月球的黄赤交角只有1°32′,远小于地球的23°26′,所以月球表面环境
A.昼夜温差小B.不会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季节变化小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