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右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答案

(1)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灾害问题。
(1)两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天气、地形等有关。图示时间2006年9月3日20时,即为晚上8点,银川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受高压控制,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空气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所以银川气温低于成都。
(2)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点,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成都的风向偏北,冷空气主动向南移动,与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冷空气主动进攻判断为冷锋;过境时形成暴雨。
举一反三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小题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按气压状况看,A地为     中心,B地为     中心。图中A、B处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_。(6分)
(2)图中C、D两处中,在未来几天C处即将出现       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2分)
(3)E处的风向是       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       地,原因是该地             。(3分)
(4)把图中B天气系统水平和垂直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在答题卡相应的图中(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10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
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小题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甲地气流下沉运动
C.乙地气流下沉运动
D.近地面空气由乙地吹向甲地
小题2:若该图表示等温面分布示意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近地面可能形成气旋B.甲地近地面可能形成反气旋
C.乙地天气为阴雨天气D.乙地气流上升运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冷锋和暖锋共同的特点是       (     )
A.过境后天气转晴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空气在暖空气的前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