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3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塞外江南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3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塞外江南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回答1-3题1.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东方不夜城”2.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该游客看到的自然景观依次变化,主要是  [     ]
A.人工改造自然的结果    
B.水分差异形成的结果
C.自然灾害影响的结果    
D.热量差异造成的结果
答案
1、B
2、D
3、B
举一反三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叙述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3.修建图中铁路时,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
A.大风沙暴
B.高寒缺氧
C.地震火山
D.山高谷深
题型:河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图4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下图完成1~3题。

1.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依次是[     ]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
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2.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
B.表层至1000米深度水温垂直变化梯度较同纬度大陆东岸大
C.是形成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最主要原因
D.流向向北,属于寒流3.在X地降水最多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眉山昼逐渐变长
B.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达一年中最大
C.洞庭湖水经常补给长江
D.当地正忙于小麦收割
题型:四川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     ]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赤道地区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
A是__________带,B是__________带,C是___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3)在下列地貌中,哪一个是C自然带里最常见的地貌?_______。(填字母)

A、沟谷B、三角洲C、新月形沙丘D、冲积扇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