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要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
答案
(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读图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的多少,回答1-2题。
 1.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的地区是 A.北美地区 B.大洋洲地区 C.欧洲地区 D.南亚地区 2.世界粮食出口量最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优势是 A.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劳动力丰富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地广人稀,水利工程最大 |
粮食安全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成功地在占全球耕地面积7%的土地上承载了全球22%的人口。但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 资料1: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新增粮食播种面积图及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增长关系图
材料2: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阴影部分)
 资料3:我国水资源消费构成图及我国南北方的水资源及耕地比较图
 水消费构成(2005年) 南北方的水资源及耕地差异 (1)资料1显示: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是 ;新增粮食播种面积自2003年以来持续 。没能在资料1中显示,但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社会因素是 _____ ____ 。(3分) (2)材料2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3)根据资料3,分析并概括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的关系。(2分) (4)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今后我国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答三点即可,3分) |
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省区分别是( )
省区
| 稻谷
| 小麦
| 甘蔗
| 甜菜
| a
| 242.4
| 1.5
| 57.5
| -
| b
| 156.7
| 42.3
| -
| 18.2
|
A.内蒙古江苏 | B.浙江黑龙江 | C.湖北 甘肃 | D.河南 新疆 |
|
读图6我国1996-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图,回答15—16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粮食A.播种面积减少 | B.市场需求减少 | C.人均消费增加 | D.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 | 小题2: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①市场变化 ②城郊农业和瓜果种植的发展 ③生态退耕 ④后备土地资源的增加 ⑤粮食进口不断增加 |
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据此回答题。 1气候变化威胁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可能是 A.气候变化造成可耕地退化 B.灾害性天气增加,粮食减产 C.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 D.气候变化导致农业投入减少 2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我国不能效仿美国大力发展玉米燃料乙醇产业,其制约因素有 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量大 ②耕地退化严重,粮食生产压力大 ③用玉米生产乙醇成本高 ④畜牧业发展迅速,饲料玉米消费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