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C.从广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C.从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
C.从广东流往四川D.从江苏流往重庆
小题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甲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乙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D.甲地优美的环境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我国近年来民工流动主要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往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往沿海地区,因此A项正确,B项应为从河南流往上海,C项应为从四川流往广东,D项应为从重庆流往江苏。
小题2:人口迁移主要是受推拉力的作用,拉力指本地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指本地排斥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迁出甲地的推力作用和迁出乙地的拉力作用,所以乙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生活条件等就会拉动人口由甲地迁往乙地;而甲地较高的工资待遇和优美的环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成为阻碍人口迁出的因素,因此本题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乙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举一反三
图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小题1:2005-2010年,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安徽B.四川C.广东D.上海
小题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之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加速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2010年11月1日中国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已经拉开帷幕,新的数据将揭示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回答下列问题。
表A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根据表A中数据,说明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的差异,试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表B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表示增强,-表示减弱)

(2)读“表B 1990年~200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强弱变化对比”,其中呈负相关的因素有迁移距离和基础设施,解释表B中发生的变化。前一年移民的影响力增强说明京津冀地区人口迁移什么特征,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聚居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2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据此回答题。
小题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②到北京上中学    ③到上海上大学   ④去西北考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
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⑦多为自发迁移 ⑧多为短时间迁移
A.②③⑥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某市市内跨区人口迁移流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加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