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1~2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

读图,完成1~2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读图,完成1~2题。

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径流年际变化小
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夏季流量小
答案
1、D
2、A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甲地区居民点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图乙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图甲和图乙两地共同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三:
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___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该地从阶段1到阶段3,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小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08年与1948年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政治
B.地形
C.河流
D.交通2、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较突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有
①修建卫星城镇②修建环城公路
③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④疏散城市居民,减少城区人口[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下图为中俄石油管线图。

材料二:
    中俄原油管线简介:从安大线到安纳线,再到泰纳线,中俄原油管线三次改道,最终敲定泰纳线,并优先建设中国支线。中国支线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穿越中国漠河县边境,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市、县、区,止于大庆末站。管道全长999.04千米,俄罗斯境内72千米,中国境内927.04千米。大庆的工程建设者们从2009年5月18日到2010年10月31日,经历18个月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材料三:
20多年来,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迅速退化。
(1)大庆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请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工程沿线有哪些不利于工程建设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缓解冻土退化的主要应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俄石油管道中国支线起自俄罗斯的____________,在中国黑龙江省的___________入境。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分析俄罗斯没有选择安大线最有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评价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中俄石油管道的开通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吉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