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农业的区位选择,其实质是(  )
A.农作物的合理分布B.对气候资源的合理作用
C.对农产品市场的正确选择D.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生产者在综合考虑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的前提下,选择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
举一反三
洞庭湖平原鲜活的肉类蛋禽鱼虾可供给港澳市场,主要依赖于(   )
A.政策优势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接近消费市场D.商品周转环节的减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据此回答29-30题。

小题1:该事实说明 
A.没有土地也能进行农业生产
B.温室生产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惟一手段
C.科技创新是发展农业的核心
D.“温室无土栽培生产”是解决华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重要途径
小题2:当前,我国华北的县、乡形成了专门生产蔬菜的农业基地,其产品供应范围相当广泛,这种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改造和改良
B.作物生长季节的调整
C.国家政策、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6日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团结起来,战胜饥饿。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回答34-35题。

小题1:右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D.澳大利亚
小题2: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1月10日,农业部发展计划局组织召开了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察咨询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标志着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察考查组在大量前期工作基础上正式全面展开,各地都根据各自的特点积极发展新农村,如山东省阳信县水蓐坡乡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让种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莱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结合材料完成39-40题。
小题1:该地农民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小题2:按照投入多少分类此地农业属于
A.密集型农业B.粗放型农业C.商品农业D.种植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分)该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2008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2分
(2)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 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2003年至2010年,珠三角地区的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可能有(  )2分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图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5)-(7)题。

(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6).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2分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II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2分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