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小题1:“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小题1:“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
小题1:“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因素B.交通运输不便C.消费者习惯变化D.气候变化
小题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B.土壤C.热量D.光照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温室大棚是通过塑料薄膜改变大棚内温度并且能够调节大棚内湿度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该技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效果明显,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蔬菜、花卉等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小题2:而“南菜北运”虽然质量较优,却因为距离远运费较高导致蔬菜价格较高缺乏竞争力。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中等城市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l)准备在A、B、C、D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花卉四种农业类型,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A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____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该地区的E处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根据德国人杜能于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模式绘制的某城市郊区农业布局示意图,分析后回答问题。

(1)若城市T:计划布局乳肉家禽饲养业、水果园艺业、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在图中A、B、C三地如何安排比较合理?为什么?
A地发展________;B地发展________;C地发________展。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城市T1发展到T2过程中,由于____逐渐扩大和______不断增多等原因,农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有力地说明了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______的影响。
(3)假如该城市位于东北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将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限制?
地形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主要种植原产于南方的各种蔬菜,以供应市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采用大棚种植可将南方的蔬菜引种到该地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据此回答(l)一(2)题。
(l)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B.政策C.地形D.市场
(2)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交通条件D.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花卉、园艺业的优势主要在于
①市场广阔   ②科技水平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土地价格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和“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系统图”(该农业生产中麦田、牧场、休耕地可以轮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所示山脉为____,河流为____。简述山脉、河流对该国混合农业发展的影响。
(2)该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最多的国家,主要出口对象是______国。
(3)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