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

题型:浙江省高考真题难度:来源: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

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注:1995年全国为100.0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的转化效率提
    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
    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结构:
    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举一反三
图示信息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

[     ]
A、与资源国情相适应
B、消耗的物质资源少,环境成本低
C、只能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
D、要切实转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过大的方式
题型:江苏会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示图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左图)和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右图)

                   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年。
(2)简要说明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正逐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据此回答1—2题。1、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     ]
A.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C.增加资源进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2、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②单位资源消耗量大③人均资源占有量少④经济发展速度快[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题型:0125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