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字材料和某区域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

读文字材料和某区域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文字材料和某区域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5分)
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

小题1:简述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小题2:该地区位于我国的          省(自治区)。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宜种植               
小题3:用图中字母A~E填空:
若规划建设海滨浴场,最好选在       处。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选在     处和       处,理由是            。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海湾引入。
小题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答案

小题1:热带季风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位于沿海地区,海岸线较长,人多地少等(3分)
小题2:广东(1分)  水土保持林(1分)  亚热带经济作物(1分)   防护林(1分)
小题3:C(1分)    D(1分)    F(1分)   花岗岩丘陵地基稳固,距深水区较近,与工业区集聚分布(1分)    B(1分)
小题4:由于该地区资源贫乏,但海运方便,应该依托海洋发展经济,发展海滨、海岛旅游,海水养殖,海洋渔业,临港工业或者进出口加工业,同时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
小题1:区域的地理特征从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和人文环境:人口、工业、农业、城市等方面分析。
小题2:根据北回归线穿过并结合图示的重要地理事物,如海域、地形等分析为广东省。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山区、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还可发展养殖业;
小题3:海滨渔场适宜建在水浅的地方;深水港建在等深线较密集的区域,水深,海湾内还可避风浪。工业区布局适宜靠近港口,且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大;晒盐的海水水质要较高。
小题4: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三大产业发展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左图为海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海南岛降水与风能分布图。

材料二:瓜菜种植是海南农业的传统优势项目,但每年5月至10月,瓜菜种植面积会巨减。
(1)试描述海南岛的地形特征。(2分)
(2)海南岛降水和风能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2分)
(3)A、B两地比较谁更适合发展盐场,说明理由。(3分)
(4)简述海南岛发展瓜菜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并分析种植面积年内变化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图13);某区域图(图14);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图15)。

(1)简述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3分)
(2)福建省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1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是                         。(2分)
(3)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图18)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           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2010年春节后,中西地区的农民工开始外出打工,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人数有所减少。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招工困难,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工荒”。
材料三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发了七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全国粮食连年增产,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材料四 成都、西安气候统计资料

(1)分析西安和成都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分析造成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面对“民工荒”现象,你认为东南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6分)
(3)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那些有利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俄近年来双边经贸和科技交流非常活跃,两国科学家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综合科
学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据图说明贝加尔湖的成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中A河流存在凌汛的自然条件及其凌汛发生的主要时期。(6分)
(3)简要分析图中B城市近年发展迅速的区位条件。(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分别说出A、B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甲地对应的自然带类型。(3分)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