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我国首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回答题。小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报道,我国首座70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B.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 | C.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小 | D.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 | 小题2:.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 )A.清洁无污染 | B.投资成本低廉 | C.总能量巨大不可再生 |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
解析
小题1:我国太阳能在青藏高原最丰富,太阳能发电站属于技术指向型,而非劳动力指向型。 小题2:太阳能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而且清洁无污染、可再生,但能量分散,开发技术高,成本高。 |
举一反三
为了将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15年从目前的19%提高到40%,我国计划共修建水电站22000座。据此回答题: 小题1:.我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只有3.8亿千瓦,这主要是因为:()A.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 B.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 | C.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 D.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区适合建坝 | 小题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 B.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 C.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加 | D.引发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
、下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
小题1:、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的地区属于:小题2:.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小题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 B.臭氧层空洞 |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 D.中上游地区城市用水量增加 | 小题4:.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A.温度下降 | B.温度升高 |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 D.过量灌溉 | 小题5:.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A.增加移民 | B.提高人口素质 | C.扩大耕地面积 | D.保育天然植被 |
|
读图1,完成1一3题。
小题1:图示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A.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B.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C.区域之问相互联系 | D.区域具有明显的界线 | 小题2:图中关于甲、乙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空问结构比乙城市复杂 |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 C.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 D.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 小题3: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 D.两区域的***差异 |
|
读图回答:
1.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3.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A.西欧平原 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 D.墨累—达令盆地 |
下图是我国距今7000多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属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雏形。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6分)
图5 (l)甲、乙两图中,表示半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表示河姆渡遗址房屋雏形的是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我国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采用“巢居”和“穴居”居住形式,由图可知,____由穴居演变而来,____由巢居演变而来。(4分) (3)为了冬暖夏凉,____图房屋没有窗户,门朝____方敞开;由于____的缘故,____图房屋建成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4分) (4)图中两房屋雏形结构差异大是因为两地的(2分)A.地形不同 | B.气候不同 | C.水源补给方式不同 | D.居住人数多少不同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