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1)A是       煤矿,该地的煤运到上海的最佳路线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1)A是       煤矿,该地的煤运到上海的最佳路线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20分)

(1)A是       煤矿,该地的煤运到上海的最佳路线是:                               
B是         煤矿,为加速该地区的煤炭外运正在建设的铁路是                   
(2)C是           水电站,D是           水利枢纽。D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是  
                                                   。(1分)
(3)E、F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其形成原因是                         
                                                            (1分)。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F省东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4)M河的名称是          ,其流域内的农业耕作制度是                  ;位于该河与长江汇合处的著名城市是               
(5)N省的简称是           ,经过该省的铁路干线有                 (2分)
答案
(1)大同;大秦铁路到秦皇岛水运到上海
神府;神黄铁路
(2)安康;小浪底;防洪、防淤、防凌,兼顾灌溉、发电、供水。(1分)
(3)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1分);太行山绿化工程
(4)汉江;一年两熟;武汉
(5)豫;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陇海线(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示A位于山西省北部,故判断为大同煤矿;海陆联运是我国北煤南运的最佳方式。图示B位于陕西省北部,故判断为神府煤田,神黄线是从神府到黄骅港的运煤专线铁路。(2)图示C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故判断为安康水电站,D位于河南省黄河下游,故判断为小浪底工程,该工程位于黄河下游,故主要针对黄河下游的洪涝、泥沙淤积和凌汛等问题,故其主要功能为防洪、防淤、防凌等,并兼顾灌溉、发电和供水等功能。(3)图示E、F位于黄土高原,故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形成原因应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等方面综合分析。山西省东部为太行山区,该地区保持水土的生态工程为太行山绿化工程。(4)图示M河流为流经陕西省南部,判断为汉江,其位于秦岭以南,故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汉江与长江交汇于武汉。(5)图示N省为河南省,简称豫;经过河南省的东西向干线铁路为陇海线,而南北向铁路线为京广线、焦柳线和京九线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省区轮廓和河流分布等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概况,进而综合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铁路线的分布等内容。
举一反三
读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有“日光城”之称的是     ,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盆地,“聚宝盆”的“宝”主要是指                  ,青藏高原内的三条大江大河是                          
             ;最大的湖泊是            ,为      水湖。
(2)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同处北纬300附近,为何气候不同?(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共10分)

(1)图中青藏铁路由北向南依次穿越               山和             山,跨越长江上游河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          市将成为后勤保障基地。
(2)青藏铁路建设中最大的自然障碍是(   )
A.高原冻土B.风沙危害
C.低压缺氧D.水土流失
(3)近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2分);怎样解决该问题:                            (2分)。
(4)青藏铁路的修建,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在于: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小题2: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我国某山脉东、两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第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
A.大兴安岭B.太行山C.祁连山D.贺兰山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珠三角近年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的地区差异B.交通条件的地区差异
C.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D.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
小题2:关于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导致迁出区生产成本升高
B.只促进迁出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C.发达区域迁出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工业
D.增加了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