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小题1:图中各省区编号是该省区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面积

图7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小题1:图中各省区编号是该省区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A.面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7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小题1:图中各省区编号是该省区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
A.面积B.人口C.城市化水平D.经济总量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
A.水流平缓河道曲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D.峡谷幽深猿声啼
小题3:与图中其它省区相比,甲省区输出的最具优势的农产品是    (   )
A.柑橘B.稻米C.天然橡胶D.棉花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小题1:可以通过排除法,如果是面积,西藏的位次不可能最小;如果是城市化水平,上海应该最高;如果是经济总量,上海的位次也是高的。只可能是人口。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是素有“九曲回肠”的荆江段,水流平缓河道曲。
小题3:甲为云南,地处低纬,可以生长热带经济作物,符合的是天然橡胶。
举一反三
该图示意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图完成17~18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轴”相交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华北平原上铁路枢纽B.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汇处D.有色冶金工业发达的传统工业中心
小题2:沿“西北轴”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A.气温日较差向内陆逐渐增大B.降水量向内陆逐渐增大
C.自然带符合纬度地带性规律D.地跨黄河、长江、塔里木河流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山脉相对位置图, 回答问题: (5分)

(1)图A、图C、图D中山脉名称分别是:①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2)图B中地形区为: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6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等地区主体功能定位。据此回答第38—40题。
小题1:中国资源与环境的特点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集中于西北部B.水资源总量较多,南方多于北方
C.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差异不大D.耕地分布不均,东部低于中西部
小题2: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   )
A.西南地区荒漠化进程较快B.长江以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
C.地下水开采农村超过城市D.水土流失程度南方大于北方
小题3: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海南岛热带雨林地区的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依次为(   )
A.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
B.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C.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
D.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据此回答12—13题。

小题1: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
B.c坡水能资源丰富
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
小题2: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
B.丙地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
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
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5~7题。

小题1: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河流和植被
小题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
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阴山
D.祁连山-横断山脉
小题3: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的变化B.热量条件的变化
C.人口密度的变化D.地势高低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