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分别为我国四个大地形区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选项中,序号、自然带、农业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A.①—高山高原草地带—坝子农业B.②—亚

该表分别为我国四个大地形区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小题1:下列选项中,序号、自然带、农业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A.①—高山高原草地带—坝子农业B.②—亚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该表分别为我国四个大地形区四地的气候资料,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序号、自然带、农业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A.①—高山高原草地带—坝子农业
B.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水田农业
C.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旱地农业
D.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河谷农业
小题2:四地及其主要旅游资源组合正确的是
A.①雪域高原、坎儿井绿洲B.②窑洞梯田、荷塘月色
C.③民族风情、喀斯特地貌D.④炎黄故里、井岗红都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农业生产。
小题1:根据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判断,①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农业生产应为河谷农业;②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业为主;③位于云贵高原,特色农业生产为坝子农业;④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故以旱地农业生产为主。
小题2:结合上题的结论。坎儿井绿洲为新疆的特色,不符合①地;窑洞梯田位于黄土高原,不符合②地;井冈红都位于江西,不符合④地,故选C项。
举一反三
该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
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
小题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小题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所给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问题。

小题1: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小题2:导致B所在区域图西部荒漠化速度快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下图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生产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6分)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3)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6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小题3:针对图示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小题4:R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小麦种植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平原,分布最为普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已成为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相媲美的我国“________带”,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为________,中国为________。
(2)在图上标注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字母B标出三江平原的位置,用斜线阴影画出辽中南工业基地的范围,该工业基地特点为________,该特点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为________,从而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________、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生产基地。
(4)目前北大荒已全面停止开荒,耕地不再增加,该地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