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资料二:表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表二 2004年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资料二:表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表二 2004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资料二:
表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表二 2004年广东省各地带工业化指标

资料三:
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套活动厦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下图是两类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图。

(1)根据资料一,说明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6分)
(2)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的       阶段,分析其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原因。(8分)
(3)从资料三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
比较左图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14分)
答案

(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6分)
(2)后期(2分)。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改革开放政策;侨乡;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等。(6分,合理即可)
(3)左图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8分)
比较左图与右图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1980—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2)根据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为5594,判断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原因为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改革开放政策;侨乡;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等。
(3)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左图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左图与右图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该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1.2万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20%。
材料二:道路不便曾是阻碍西三角发展的主要因素,下图是西部已建或正在规划交通图

(1)简述“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8分)
(2)材料二所示交通线呈东多西少分布,请从西部分析影响此布局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
(3)试论述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回答各题。

小题1: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D.城市化水平降低
小题2: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是(   )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B.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C.利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1日20时10分,上海世博会举行闭幕式。此次世博会自5月1日开幕以来,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累计吸引参观者超7300万人次,刷新了多项世博会历史纪录。读材料完成各题:
小题1:当世博会闭幕式开始时,美国华盛顿(西五区)电视直播节目的当地时间是:
A.10月31日 7时10分B.10月31日7时
C.10月30日 4时10分D.10月30日 14时
小题2:上海世博会印度馆设计灵感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建筑,下列建筑中给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A                   B                   C                    D
小题3:上海世博会期间,如果你是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有下列四幅不同比例尺的上海城市交通地图。其中最适宜推荐给第一次来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世界各国游客的地图比例尺是:
A.1:3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
C.三十万分之一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2日晚上8点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海心沙岛精彩开幕。
材料一据报道:广州亚运会体育场馆及重要配套项目投入60.1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入277.28亿元;从2007年至2010年,广州投资41.01亿元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关、停、搬有污染企业147家;增加了 30.4万个就业岗位;亚运会期间,朱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观众和游客预计将达到300万人次;亚运会将为广州带来8000亿的“GDP大礼”。
材料二广州市区局部地图

(1) 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期间_____________。(2分)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墨累一达令盆地正忙播种小麦
C.尼罗河河口海域盐度处于最低季节D.潘帕斯草原牧草生长旺盛
(2) 图中的海心沙和二沙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其中二沙岛是广州有名的高级住宅区,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M届亚运会对广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0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2分)
材料一:图中ABCDE为浙江某地的5个小村庄,其中D是浙江省生态文明村。靠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村民们大力发展种养业(主要是种植和养殖),过着富足而平静的生活。
材料二:某小村庄D所在区域的局部图

(1)图示区域内最高点的海拔数值范围为       。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图中①—⑥六个观测点中,你至少选择哪几个观测点便能够看到整个图示区域。(3分)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述D村是省生态文明村的条件?(4分)
(4)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至少说出三点,9分)
(5)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地区近期拟设立一个建制镇。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上图中的哪个居民点。请阐述你的理由。(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