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图甲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图乙为黄河流域图。(1)黄河各河段的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表。(4分)(2)黄河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图甲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图乙为黄河流域图。(1)黄河各河段的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表。(4分)(2)黄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甲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含沙量变化示意图,图乙为黄河流域图。

(1)黄河各河段的径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完成下表。(4分)

(2)黄河径流量与含沙量均增加的河段有哪些?(2分)
(3)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甲附近铁路运输的不利条件,提出治理措施。(4分)
答案

(1)(4分)

(2)河口镇至孟津段;兰州以上河段。(2分)
(3)西北部为(腾格里)沙漠,易遭受风沙侵袭。(1分)
治理措施:建设固沙草方格;建设挡风围栏;保护天然植被,造林种草。(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甲,根据图中曲线分析,河口镇至郑州河段,位于黄河中游,因降水量增加,沿途有众多支流注入,所以水量增加。郑州至利津河段,位于黄河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无支流注入,流域狭窄。该段工农业用水量增加,所以河流水量减少。
(2)根据图甲判断,径流量与含沙量均增加的河段主要是河口镇至孟津段。兰州以上河段。
(3)读图,甲为宁夏平原地区,其西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该地冬季盛西北风,易遭受风沙侵袭。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人们采取了建设固沙草方格,建设挡风围栏,保护天然植被,造林种草等治理措施,固定了沙丘,拦挡了风沙,保护了铁路的安全。
举一反三
读下列“黄河中游地区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据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2)读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1)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4分)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 分)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

图乙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丙为 2009—2013 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6 分) 
(2)分析说明图乙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6分)
(3)指出图甲中甲地的植被状况,并推测甲地煤炭资源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8分)
(4)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白尼罗河流域相比,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A.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B.汛期长,发电时间长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2: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影响可信的是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入海水量减少,三角洲面积变小
C.海浪侵蚀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下图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

材料3:下图为“某地社会、生产、生态系统联系图”。
 
(1)若材料3中图示现象发生在A地带,则材料3图中②表示________(某种生态破坏现象)。(4分)
(2)简析材料2图中①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7分)
(3)材料2图中②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