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菠菜中抽检发现的微量放射性碘-131主要来自:
A.大气循环过程B.水循环过程C.洋流循环过程D.生物循环过程
小题2:按性质分类,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属于:
A.环境污染问题B.局部性环境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D.资源枯竭问题
小题3:同时,另有报道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4日向海水中排放1.15万吨核污水。分析人士指出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对中国来说影响较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①东黄海相对封闭式②排放地在日本东海岸,中国在日本西侧③受洋流因素影响④冬季盛行西北风⑤日本无鱼类洄游入东黄海⑥两海域之间没有船只来往。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

小题1:北京和日本距离较远,放射性元素到达北京主要依靠全球性大气环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主要在城市)和生态破坏(主要在乡村)。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东黄海相对封闭式;排放地在日本东海岸,中国在日本西侧;受洋流因素影响,该地区洋流主要流向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举一反三
在生物圈中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 (    )
A.洪涝、海水、水库B.生物链、湖泊、水灾
C.地震、滑坡、泥石流D.虫害、鼠害、病害、赤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3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当地时间13日17时45分左右,位于日本九州南部鹿儿岛县与宫崎县交界处的雾岛山新燃岳火山当天下午再次喷发,喷烟高度达4000米。
小题1: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A.震中B.震源
C.震中距D.震源深度
小题2: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
B.5级与8级地震相应的能量相差60倍
C.地震发生,横波先于纵波到达地表
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小题3:下面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受强大的压力作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
B.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C.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无一利
D.火山喷发出的物质就是高温岩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危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是全球板块构造剖面示意图,日本的板块交界类型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
A.交通B.地质构造C.铀矿资源D.水源
小题3: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
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
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对比示意:洪涝、干旱、火山喷发、地震,读图判断下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灾害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灾害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灾害主要是夏季风进退异常造成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表现为( )
A.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是洪涝多发区B.旱灾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
C.地震多发生在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D.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