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2)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依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2)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描述此次重干旱区的空间分布。
(2)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方面,简要说明干旱给我国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

(1)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非洲北部、印度半岛和中国西南部地区
(2)农业生产:导致当地农作物播种与生长发育严重缺乏水分,其产量与品质会降低。
生态环境: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
自然灾害:引发森林火灾等
解析

(1)根据2010年3月中旬全球气象干旱监测图,重干旱区主要位于非洲中部,南亚、东南亚地区。具体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非洲北部、印度半岛和中国西南部地区。
(2)干旱成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危害: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三方面分析:农业生产:导致当地农作物播种与生长发育严重缺乏水分,其产量与品质会降低。生态环境: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自然灾害:引发森林火灾等。
举一反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7月14日,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材料二】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1)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目前人类还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地震,但分析震后资料对科学研究及未来地震预测和防震救灾有着重大意义。(14分)
材料1:本世纪以来全球≧8级的地震分布图 材料2:20世纪中国大陆5次地震活跃期统计

材料3: 本世纪以来全球8级(含8级)的地震资料(摘自中国地震网)
发震时间(农历)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km)
参考位置
2010-02-27(一月十四)
8.8
-35.8
-72.7
33
智利
2009-09-30(八月十二)
8.0
-15.5
-172.2
33
萨摩亚群岛地区
2008-05-12(四月初八)
8.0
31.0
103.4
14
四川汶川县
2007-09-12(八月初二)
8.2
-2.85
100.67
15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2007-09-12(八月初二)
8.6
-4.9
101.41
25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2007-08-15(七月初三)
8.2
-13.4
-76.6
39
秘鲁沿岸近海
2007-01-13(十一月廿五)
8.1
46.29
153.8
10
千岛群岛
2006-11-15(十月廿五)
8.0
46.69
153.27
9
千岛群岛
2006-04-20(四月廿三)
8.3
60.97
167.48
32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
2005-03-28(二月十九)
8.6
2.03
97.05
34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
2004-12-26(十一月十五)
8.9
3.15
95.79
40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远海
2004-12-23(十一月十二)
8. 0
-49.3
161.3
10
麦夸里岛以北[太平洋]
2003-09-25(八月廿九)
8.2
41.79
143.71
16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2-11-03(九月廿九)
8.1
63.5
-147.4
4
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
2001-11-14(九月廿九)
8.2
35.92
90.53
11
中国青海省
2001-06-23(五月初三)
8.4
-16.3
-73.6
33
秘鲁沿岸近海
2001-01-26(一月初三)
8.1
23.48
70.45
10
印度南部
2001-01-13(十二月十九)
8.2
13.0
-88.7
60
萨尔瓦多
2000-06-18(五月十七)
8.0
-14.6
97.13
10
南印度洋
小题1:本世纪以来,释放能量最多的地震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震源最浅的地震,位于板块的      边界处;2000年南印度洋地震的发生处板块作     运动;2006年东西伯利亚地震的发生地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和      半球。
小题2:2009年萨摩亚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震级都是8级,其中破坏性更大的是      地震,原因是            
小题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地震的时空分布特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表二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
材料二: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欧洲和中国,对人口增长的反应都是去开发更多的土地……据估计,当初自然林曾覆盖着整个(中国)国土的四分之三,而耕地的逐渐扩展,连同砍树当柴火,就使该地区的自然林持续减少,直到19世纪初大部分地方已完全失去森林。到20世纪初,森林只限于难以接近的地方和山区,而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不到国土的5%。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三:沙尘暴是近年我国北方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图是我国某省区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减少的原因。你认为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和森林覆盖率减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8分)
(2)中国自然灾害中,除地震外,还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多。请综合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成灾的自然原因。(10分)
(3)据图分析该省区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B.洪涝灾害C.旱灾D.寒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读下面材料和图,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__中新网2009年2月5日电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面对特大干旱,农业部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也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其中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3分)
(2)从位置上看,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3)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2分)
(4)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看,A地区的重要任务是____________,B地区的重要任务是____________。(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