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及带来的后果等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

(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2)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
解析

(1)根据经纬网及岛屿形态判断,A国为日本,受冬夏季风及地形的影响,降水有明显空间差异。
(2)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也向南移动,B国西北形成西北季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该国人口分布不均和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决定开发亚马孙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大量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材料二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2)根据水循环原理,由于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直接导致乙图中水循环哪个环节(写字母)发生变化,推测将来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如何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当a处气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图中b处最有可能吹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空: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B.高空: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甲处多阴雨天气
D.地面: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1)~(2)题。

(1) B、D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相差很大,试从大气环流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2) A、B、C三地都种植了同种农作物,结合气候说明三地共同的优势生产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等压线(单位:百帕)全球分布图,回答(1)~(2)题。

(1)此图表示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什么?
(2)说出该季节时与甲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北印度洋海区盛行什么风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2月B.1月C.2月D.4月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
B.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
D.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