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斑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A.5~6月 | B.7~9月 | C.10—11月 | D.12—5月 | 小题2: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 B.水源和牧草季节更替 | C.干季、湿季时空差异 |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7-9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北部降水多,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向北迁移,而12—5月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动,南部降水多,水草丰美,野生动物向南迁移;读图中迁移路线,向北迁移时,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故选B。 小题2:东非野生动物迁徙直接原因是水草的季节更替,而水草的季节更替是因干湿季的时空差异,时空差异是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季节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所以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故选A。 |
举一反三
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若图示的是热力环流,甲、乙、丙、丁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近地面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处,试分析其原因。(6分) (2)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低于乙地,则该环流属于 环流,且甲、乙之间近地面风向为 。(4分) (3)若图中甲、乙分别为北半球的大陆和大洋,则此季节余姚的气候特征为 (2分) (4)若图示的是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作用。(1分) |
下图中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森林对气候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 | C.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 | 小题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的气压低于C点 B.A、E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C.C、E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D.A、C两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 |
2013年11月8~10日,超级台风“海燕”影响菲律宾。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此期间,对菲律宾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太阳高度最大 | B.昼渐短夜渐长 | C.受西风带控制 | D.西南季风强盛 | 小题2:下列关于“海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风力最强 | B.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 C.气流辐合上升 | D.发源于热带内陆地区 |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状况示意图”,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2)图中近地面_________________点是高压区,_________________点是低压区。 (3)近地面B点吹_________________风。 (4)A、B、C三点都位于同一纬度上,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小题2:图乙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 B.海上内循环 | C.夏季风环流 | D.冬季风环流 | 小题3:图丙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