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温室效应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导致全球变暖、欧洲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过程主要是(  )A.aB.bC.cD.d

大气温室效应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导致全球变暖、欧洲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过程主要是(  )A.aB.bC.cD.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大气温室效应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导致全球变暖、欧洲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过程主要是(  )
A.aB.b
C.cD.d

答案
C
解析
全球变暖的实质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大气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能量增加,大气逆辐射作用加强。选择C项。
举一反三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小题2: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约
A.1.5℃B.2.5℃C.15℃D.25℃
小题2: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小题3:①②两地热力状况比较可知
A.A1>A2B.B1>B2 C.C1<C2D.D1>D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D.10月5日恰逢台风过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高一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
个标有尺度的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图)。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验证该原理。回答: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    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B等高面)和高处(A等高面)之间空气的流动方向。(2分)

(4)运用该原理解释其存在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