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题。小题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题2:在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B.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向东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①图的风带,并结合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则①为北半球低纬度的东北信风;而③图的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出,且风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则③为东南信风,故位于①③之间的气压带为赤道低压带,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则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②吹向60°的副极地低压带,且图示风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则②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其影响形成了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漂流,故按其成因属于风海流,其性质属于寒流,其方向自西向东流,故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结合风向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进而确定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能结合风带与风海流形成的关系和洋流的基本性质等内容判断即可。
举一反三
一气团从一山峰的西坡流向东坡,如图所示,在经过甲、乙海拔相同的两地(   )
A.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B.气温甲地=乙地
C.水汽含量甲地<乙地
D.气温甲地<乙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影响图示区域降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
C.洋流D.太阳辐射
小题2:图示降水量最多处海拔约为
A.2500米B.1000米
C.1500米D.500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气象学意义上,如果连续五天平均气温都超过22℃,那么这五天中的第一天就为入夏日期。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2013年成都入夏的最迟日期为
A.4月30日B.5月1日
C.5月4日D.5月5日
小题2:广州入夏平均时间为4月中旬,2013年入夏时间推迟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处沿海,降水多,气温低
B.大气污染重,削弱太阳辐射多
C.植被覆盖率提高,降水增多
D.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B.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中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沿岸地区气温①低于同纬度②
B.在③影响下沙漠紧逼海岸
C.厄尔尼诺现象是④势力增强的结果
D.⑤处因寒暖流交汇而形成渔场
小题2:图示陆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C和F两处荒漠带成因相同
C.从F—G—H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
D.从C—D—E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