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回答问题。小题1: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B

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回答问题。小题1: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丙、丁表示我国四个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图,回答问题。

小题1:这四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依次是(  )
A.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
B.羊毛衫加工业、旅游业、电子信息工业、水产品加工业
C.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羊毛衫加工业
D.电子信息工业、旅游业、水产品加工业、羊毛衫加工业
小题2:图乙表示的产业,在湖南湘潭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独特的自然景观B.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C.发达的现代通讯网络D.交通便利且附近经济发达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

小题1:根据影响产业的区位因素可知,甲—市场;乙—自然及人文环境;丙—技术、交通;丁—原料、交通。所以选择B项。
小题2:图乙是旅游产业,在湖南主要是红色旅游。
举一反三
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回答问题。
小题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J”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
小题2: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力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资源密集型D.动力指向型
小题2:新一轮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B.增加了生产成本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既为转入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其中①表示1980年产业结构,②表示2006年产业结构),完成问题。

小题1:1980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第三产业比重最小
B.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C.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
D.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小题2: 与1980年相比,2006年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
A.农业发展速度高于工业和服务业B.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C.第三产业发展的最快D.工业发展缓慢
小题3: 按照区域的发展阶段划分,2006年该区域处于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初期阶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统计2002年1月—9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771家,比上年增长33.4%,合同外资额683.8亿美元,增长38.4%;实际利用外资额395.6亿美元,增长22.6%,实现了主要规模指标增长均在二成以上、实际投资额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目前,全球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导致发达国家制造业对外转移,以求降低成本,中国沿海加工制造业已成为外商的重要投资行业,这是因为中国有
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良好的国际关系 ④潜力巨大的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近两年来,在新的一轮外商投资高潮中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明显加快,全球500强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其最终目的是
A.实现经营的全球化B.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C.充分利用自然资源D.使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回答。(共6分)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  义分别是:(4分)
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2)②的主体工程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       盆地和陕甘宁地区,铺设管线到      市。(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