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2题。1、读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B.海拔高度②>①;④>③C.图中河流有四条支流D.

读下图,回答1—2题。1、读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B.海拔高度②>①;④>③C.图中河流有四条支流D.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读下图,回答1—2题。

1、读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
B.海拔高度②>①;④>③
C.图中河流有四条支流
D.图中有两个分水岭2、关于该区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古代水利工程仍在发挥灌溉作用
B.该区域河网密布,“水乡泽国”
C.该地区垂直自然带谱复杂
D.该区域为坝子农业区
答案
1、A
2、D
举一反三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1—3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3、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技术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小亮是温州市的一名中学生,他利用暑假去上海参观了世博园。这一次观光他收获很大,以下是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回答1—3题。1、在中国馆,他看到我国各地区展馆展示了各自鲜明的自然景观及人文特色:八百里秦川的如画风光;母亲河源头一二源风光;海岱交融的场馆外形及鲁班锁标志;丝绸古路与歌舞、瓜果之乡风光。根据以上描述,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区是[     ]
A.陕西西藏山东新疆
B.山西西藏江苏青海
C.陕两青海山东新疆
D.山西青海江苏甘肃2、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同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3、小亮参观了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欣赏到以下四个国家的著名景观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处景观分别位于其所在国家的首都
B.四个国家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四个同家从左到右依次迎接同一日的黎明
D.四处景观从左到右分别位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最典型的地貌是[     ]
A.移动沙丘
B.喀斯特地形
C.冲积平原
D.盆地地形2、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交通
C.光照
D.政策3、图示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矿产丰富
B.高原地形
C.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
D.纬度较低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开发上图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所在国家政府历时20多年修建了全长达5500千米的横贯公路干线,并延伸出达近20000千米的公路支线,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迁移农业(焚林开垦)向大规模商品性农牧业、商业转化,刺激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许多专家对此持指责观点,并预测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产生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的地质原因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区域a、b河段干流的主要流向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城镇分布的主要特征及最主要影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甲区域和乙区域(北部)人口密度很低的自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区域b河流的水能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二所述乙区域北部河流流域开发可能会产生哪些世界性环境、生态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图甲、图乙为鹤山农场土地利用情况和气候要素图,该农场处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坡长而缓,耕地坡度多在1°~4°之间。据此完成1—2题。

甲 鹤山农场土地利用结构

1、从鹤山农场土地利用结构看,当地农业结构的主导产业是[     ]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2、下列有关鹤山农场农业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作物可两年三熟
B.土地连片且坡度小,便于机械化耕作
C.耕地面积大,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水土流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