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域图。
材料二:A城市10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试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汾河平原的成因。(4分)
(2)说明图中A城市降水较少的原因。(2分)
(3)请写出该时段影响A城市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4分)
答案
【答案】
(1)地壳下沉或岩层断裂陷落形成地堑,(2分) 流水的沉积作用。(2分)
(2)距海较远;(1分) 且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1分)
(3)冷锋。(1分)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1分) 出现强降雨天气;(1分)  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汾河平原和渭河平原都是地壳下沉或岩层断裂陷落形成的地堑,后经过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
(2)影响降水的因素一般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A城市距海较远,太行山阻挡了夏季风,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降水较少。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城市风向西南风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出现强降雨天气,天气系统过境后与过境前相比,气温明显下降,所以据此可知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考点:汾河平原的成因分析,降水原因,天气系统判断。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  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3分)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内力作用的重要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能表示由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的数码是(   )
A.①B.③
C.④D.⑤
【小题2】右图中M处(   )
A.为海岭多火山B.板块内部少地震
C.压力大多为变质岩 D.地势低易成沉积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示意图(图丙),图甲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乙为南岛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乙,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并解释南阿尔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据图丙判断该区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的岛屿(南岛或北岛);并简述你的理由。(6分)
(3)简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莉娟同学所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图景观是(   )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小题2】乙图岩石(   )
A.可能为石灰岩B.上升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D.具有层理结构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会泽大地缝(如图)地处云贵高原腹地的一条断裂带上,属喀斯特地貌区。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对该区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山崖壁立千仞,险峻万端
B.崖壁瀑布,飞流直下
C.区内石芽、石柱、溶洞众多
D.水流缓慢,河漫滩广布
【小题2】大地缝的形成原因有(  )
①地壳运动 ②变质作用 ③流水侵蚀 ④海浪侵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