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大气的受热过程也是热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传递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题文】大气的受热过程也是热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传递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大气的受热过程也是热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传递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①B.②C.④D.⑤
【小题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
A.②B.③C.④D.⑥
【小题3】若①表示某种作用,④⑤⑥分别表示某种辐射,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可能增强   ④可能增强    ⑤可能增强   ⑥可能增强
A.①④B.④⑤C.⑤⑥D.①⑤
【小题4】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有关的是(   )
A.高处不胜寒B.雨后天更蓝
C.霜重见晴天D.瑞雪兆丰年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都为长波辐射,图中②表示太阳辐射。
【小题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箭头指向地面,图中④为大气逆辐射。
【小题3】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通过吸收和反射,对太阳辐射削弱增强,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散发到宇宙空间的辐射减弱。所以箭头①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可能增强;箭头②为太阳辐射,可能减弱;箭头④为大气逆辐射,可能增强;箭头③为散发到宇宙空间的辐射,可能减弱。
【小题4】雨后天更蓝,说明空中没有云,大气散射作用,天空更蓝。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辐射。
举一反三
【题文】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B.松嫩平原
C.黄河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小题2】.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小题3】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B.大气的保温效应
C.日照时间的长短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②—地面辐射强
C.④—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D.③—大气的逆辐射弱
【小题2】“地势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ºC”,说明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放射性元素衰变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大气的散射作用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吸收作用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新余市首个农业光伏温室处棚于7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为温室大棚指明了新方向。据此并结合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对应的大气主要成分是(   )
A.臭氧B.一氧化碳
C.水汽D.二氧化碳
【小题2】温室大棚中热量较高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甲气体吸收了大量的长波辐射,导致大气增温
B.乙辐射的热量在大气中被大量吸收增温
C.丙辐射的热量被大气中臭氧大量吸收而增温
D.丁辐射是导致温室大棚热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②
【小题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