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1)提出合理的假设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1)提出合理的假设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研究小组对“Br2和I2能否将Fe2+氧化为Fe3+”这一课题进行实验和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的回答。
(1)提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1: Br2和I2都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2: Br2和I2都不能将Fe2+氧化为Fe3+
假设3:
(2)实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10 mL 稀硫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将所得的FeSO4溶液稀释到200mL,备用。
实验Ⅰ:向试管1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实验Ⅱ:向试管2中加入2 mL浅绿色的 FeSO4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溶液为黄色。
(3)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讨论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Ⅰ的现象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②乙同学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甲的结论。乙的实验操作以及预期现象是                                                                    
③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Ⅱ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展开了讨论:
可能1:碘水与 FeSO4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2:                                        
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丙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丁方案:向试管2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加入0.5mL乙酸乙酯,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几滴KSCN 溶液;
你认为          方案为最佳方案,理由是                                     
(4)拓展延伸
①为准确测定此实验所用的FeSO4溶液的浓度,某同学补充了以下实验:
滴定:量取20.00mL稀释后得到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装入50mL中,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②计算:此实验中所用的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要求只列出算式,不需运算)。
(已知反应式:Fe2+ + MnO4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答案
(1)假设3:Br2能将Fe2+氧化为Fe3+而I2不能(2分)
(3)①2Fe2++Br2=2Fe3++2Br-(2分)
②取少量实验Ⅰ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3分)
③可能2:碘水与Fe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Fe2(SO4)3, Fe2(SO4)3溶液也是黄色的,所以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的变化。(2分,表述合理给分)丁(2分);理由:亚铁离子与空气接触容易被氧化,丁方案中加入乙酸乙酯既可作为萃取剂又能起到液封的作用,减少空气对实验的影响。(3分,表述合理给分)
(4)①酸式滴定管(1分)②0.0200×V×10-3×5 /(20×10-3)或0.0200×V×5 /20(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前两个假设,结合溴与碘的氧化性 的强弱,提出第三个假设:Br2能将Fe2+氧化为Fe3+而I2不能;
(3)①溴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本身被还原成溴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
②需要补充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铁离子的存在,所以取少量实验Ⅰ的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溴水能将Fe2+氧化;
③可能2是碘水与 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铁,铁离子的颜色也为黄色;丁方案更合理,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在溶液的上层,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同时还起到萃取的作用,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萃取后向下层液体中滴加KSCN溶液,判断有无铁离子生成;
(4)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强所以用酸式滴定管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亚铁离子与高锰酸根离子之间的物质的量比例关系为5Fe2+~MnO4-,所以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0200×V×10-3×5 /(20×10-3)mol/L。
举一反三
已知: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 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下列判断正确的为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称为拟卤素,如(SCN) 2+H2O=HSCN+HSCNO,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SCN<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可以与KSCN溶液反应
B.(SCN)2可以与KI溶液反应
C.KSCN溶液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
D.(SCN)2可以与KBr溶液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1)Tl3+2Ag=Tl+2Ag
(2)Ag+Fe2=Ag+Fe3
(3)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B.Fe3>Ag>Tl3
C.Tl>Ag>Fe2D.Tl3>Ag>Fe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2D.Fe2、Sn2、Ce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Fe的还原性:铜加入硫酸铁溶液中
B.比较氯的非金属性强于溴: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于氯气:高锰酸钾中加入浓盐酸
D.比较镁的金属性强于铝:取一小段去氧化膜的镁带和铝片,分别加入1.0 mol·L-1的盐酸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