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1)X的结构式是______.
(2)磷在Z气体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分子,也可生成固态丁分子.已知丙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丙的电子式是______.磷单质和Z单质反应生成1mol丙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某同学拟用图Ⅱ所示装置证明氧化性Z>I2,已知高锰酸钾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则a是______的水溶液.若仅将a换为甲的浓溶液,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气体单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向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由X.Y.Z|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某纯净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____.
魔方格
答案
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为NH4Cl,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则甲为NH3,乙为
HCl,Y为H2,X为N2,Z为Cl2
(1)X为N2,氮原子之间有3对共用电子对,结构为N≡N,故答案为:N≡N;
(2)P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PCl3或PCl5,其中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是8电子结构,电子式为

魔方格


根据图象可知 P(s)+
3
2
Cl2(g)总能量大于1molPCl3的能量,反应放热,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
P(s)+
3
2
Cl2(g)=PCl3(l);△H=-306 kJ/mol,
故答案为:

魔方格

; P(s)+
3
2
Cl2(g)=PCl3(l);△H=-306 kJ/mol;
(3)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淀粉KI溶液中生成碘单质,溶液变蓝,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过量氨气反应生成NH4Cl和N2,反应的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故答案为:淀粉KI或KI;8NH3+3Cl2=6NH4Cl+N2
(4)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Cl2,发生反应为SO2+Cl2+2H20═H2SO4+2HCl,在BaCl2溶液中生成BaSO4沉淀,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NH3,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可生成沉淀
BaSO3,故答案为:Cl2; NH3
举一反三
分析如下残缺的反应:RO3-+__+6H+=3R2↑+3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式中缺项所填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R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应中只能被还原
C.R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
D.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ⅤA族元素
题型:金台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2KClO3+I2=2KIO3+Cl2,下列对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1
B.若在标准状况下产生11.2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C.上述反应说明:I2的还原性强于Cl2
D.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2Fe3++H2O2=2Fe2++O2↑+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的还原性比Fe2+
B.H2O2的氧化性比Fe3+
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
D.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当通入2mol 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为验证此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l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A是FeCl3,B是FeCl2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取A、B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分别向A、B溶液中加KSCN溶液______固体物质中FeCl3
分别向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A、B溶液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