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C.提出了分子学说D.制定了科学的元素周期表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C.提出了分子学说D.制定了科学的元素周期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C.提出了分子学说
D.制定了科学的元素周期表
答案
A.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错误;
B.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B正确;
C.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错误;
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正确.
故选BD.
举一反三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元素,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2403℃,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以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
C.镓与锌、锡等金属制成合金,可提高其硬度
D.镓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这是因为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短周期中的一种元素.
魔方格

(1)A单质的电子式是______;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D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B、C两元素分别形成的离子的半径关系:B______C(填“>”“=”或“<”).
(4)A的气态氢化物与D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的产物是______,该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
(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D的非金属性比A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
a.D的氢化物比A的氢化物稳定
b.D的最高正化合价大于A的最高正化合价
c.D的最高价含氧酸比A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微粒,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氨基酸具有两性,则多肽及由多肽形成的蛋白质均具有两性
D.苯分子具有不饱和性,苯与乙炔一样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的负一价离子与Y的某种氢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1)元素X、Y、Z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W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化合物A由X、Y、Z三元素共同构成,其浓溶液中通入W的单质时,可产生气体XY2和化合物ZWY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X>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M
C.Y形成的氢化物沸点较低
D.X和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耐火材料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