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实验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S>C>SiB.图②实验装置收集NO2气体C.图③实验装置可制备、收集Cl2D.图③

下列图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实验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S>C>SiB.图②实验装置收集NO2气体C.图③实验装置可制备、收集Cl2D.图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图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实验装置可验证非金属性:S>C>Si
B.图②实验装置收集NO2气体
C.图③实验装置可制备、收集Cl2
D.图③实验装置可去除SO2中HCl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有关,正确;B、NO2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左侧长导管处进气,错误;C、③中少了加热装置,且收集气体方法不正确,错误;D、二氧化硫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法达到除杂目的,错误。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装置,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A滴入烧瓶中,片刻后,打开夹子,右侧试管内的水沸腾,则A和B的组合可能是

选项
液体A
液体B
A
NaCl溶液
O2
B
H2O
NH3
C
盐酸
CO2
D
NaOH溶液
C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
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为暗灰色
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
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3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浓度限值、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所指颗粒物大小与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大小相当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O3转化为O2和O2转化为O3过程中均有能量变化
D.反应3O2=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B.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C.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D.常温下可用铁罐槽车运输浓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gCl的溶解度或Ksp比AgI小,生成更难溶的AgCl沉淀
B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后,瓶塞很难打开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C
配制FeC1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酸化
抑制Fe3+水解,防止所配制溶液变浑浊
D
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