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

(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
② 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
③ 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恰好变色,且半分钟不变化,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
④ 重复以上过程,但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
(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色变为_____色时,停止滴定。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视________        _;
(3)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                 __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        ___;
(5)如图,是某次滴定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

(6)根据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mL)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50
20.40
第二次
25.00
4.00
24.10
第三次
25.00
0.80
23.10
请选用合理的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 mol/L
(7)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答案
(1)红(1分)无(1分)(2)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2分)
(3)用锥形瓶润洗待测液(1分)偏高(1分)(4)用锥形瓶润洗滴定管(2分)
(5)22.60(22.59也给分)(2分)(6)0.0800(2分)(7)D
解析
(3)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致使氢氧化钠的总量增大,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增大,故测定结果偏高;
(5)滴定管,读到0.01 mL;
(6)三次消耗盐酸的体积依次为:19.90mL、20.10mL、22.30mL,第3次误差较大,故取前两次的平均值,得:V(HCl)="20.00" mL,代入c(NaOH)V(NaOH)= c(HCl)V(HCl),得:c(NaOH)=" 0.0800" mol/L
(7)c(NaOH) =" [c(HCl)V(HCl)]/" V(NaOH),所有操作都归结到V(HCl))(酸性滴定管的读数)
A导致c(HCl)减小,则V(HCl)偏大,故A导致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
B无影响,
C导致V(HCl)读数偏大,故C导致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高,
D V(HCl)=V后-V前,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V读数偏小,故D导致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
举一反三
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1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 =2的硫酸溶液与pH = 10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H =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c(H)水电离产生= 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不可能显酸性B.b不可能显中性
C.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D.b可能显碱性或者酸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各题中各量的关系,请用“﹥”、“=”或“﹤”表示。
(1)pH = 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Na)           c(CH3COO)
(2)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盐酸和醋酸钠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常温下,若NaOH溶液中的c(OH)与NH4Cl溶液中的c(H)相同。现将NaOH和NH4Cl的溶液分别稀释10倍,稀释后NaOH和NH4Cl溶液的pH分别用pH1和pH2表示。则pH1+ pH2     14
(4)现有pH相等、等体积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溶液,将它们分别与V1 L、V2 L、V3 L等浓度的盐酸混合,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则V1 、V2 、V3的大小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