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②将2~3滴酚酞加入未

(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②将2~3滴酚酞加入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
②将2~3滴酚酞加入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10.00 mL中,并用0.1000 mol/L的标准盐酸进行滴定,结果用去盐酸19.60 mL。
③用测定的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中的CO2。取Ba(OH)2溶液10.00 mL,放入100 mL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 L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
④过滤上述所得浊液。
⑤取滤液20.00 mL,用0.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                    
A.托盘天平B.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D.量筒 E.烧杯 F.胶头滴管 G.玻璃棒
(2)②操作中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3)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此空气样品中含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5)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并进行第二次滴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0分)
(1)B、D、E、F、G(2分)
(2)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颜色无变化(2分)
(3)0.09800 mol/L(2分)(未考虑有效数字不得分)
(4)0.02500%(2分)
(5)偏大(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9分)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 ②醋酸 ③氢氧化钠 ④氯化铵⑤硫酸铝 ⑥碳酸氢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2)已知T℃,Kw = 1×1013,则T℃      (填“>”、“<”、“=”)25℃。在T℃时,将pH = 11的③溶液a L与pH = 1的①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溶液的pH = 10,则a:b =                   
(3)将⑤溶液和⑥溶液混合时,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纯水在25℃和80℃时的pH
B.25℃时,等体积的pH都等于3的盐酸和AlCl溶液中,已电离的水分子数
C.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FeCl3溶液和NH4Fe(SO4)2溶液中的c(Fe3+)
D.25℃时,中和体积与pH都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所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将0.1 mol·L-1 NaOH溶液与0.04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
A.2.0B.4.0C.10.0D.12.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
B.b点:
C.c点:
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电离吸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记录数据见下表。因为时间紧迫,只做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滴定
第二次滴定
待测液HCl的体积/mL
20.00
20.00
滴定终点消耗标准液NaOH的体积/mL
23.20
26.00
该同学测得待测液HCl物质的量浓度   (          )
A.0.2088mol/L        B.0.2250mol/L          C.0.2169 mol/L       D.不能确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