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1
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1)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_。
A.0~1minB.1~3minC.3~8minD.8~11min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曲线I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___。
答案
(8分)(1)大于(2分)(2)A(2分) (3)升高温度(2分) 增大压强(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点时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氢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内的反应速率:0~1min内,v(H2)==1mol/(L•min);在1~3min内,v(H2)==0.75mol/(L•min);在3~8min内,v(H2)==0.1mol/(L•min);根据图像可知,反应进行到8min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在8~11min内反应速率仍然是0.1mol/(L•min),所以0~1min内反应速率最大,故答案为A。
(3)曲线I反应速率增大,但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少,应该是升高温度,因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氢气的转化,故曲线I是升高温度;曲线Ⅲ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多,因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应是增大压强。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反应速率计算以及外界条件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答题时注意把握对题目图象的分析和理解。
举一反三
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合理假设。该实验中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B.压强增大
C.生成物的催化作用D.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3)初步探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5
50
60
70
80
温度/℃
25
26
26
26
26
26
26.5
27
27
27
27
结合实验目的和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一步探究。查阅文献了解到化学反应的产物(含中间产物)可能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请根据以下实验设计表将实验目的补充完整:
实验
编号
铜片
质量/g
0.1mol·L-1
硝酸体积/mL
硝酸铜
晶体/g
亚硝酸钠
晶体/g
实验目的

5
20
0
0
实验①和②探究       的影响;实验①和③探究       的影响。

5
20
0.5
0

5
20
0
0.5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
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
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问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4分)

(1)反应开始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mol.(L.min)-1
(2)容器内的反应物是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与B反应生成C,假定反应由A、B开始,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1 mol.L-1。反应进行2min后,A的浓度为0.8 mol.L-1  ,B的浓度为0.6 mol.L-1 C的浓度为0.6 mol.L-1
(1)2min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ν(A)=                 
(2)ν(A)、ν(B)、ν(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在2L容器内进行某一反应,气体X、气体Y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X Y
B.当t1=2时,用X表示该反应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 / (L·min)
C.t2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t3时,Y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