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C时:电解质Mg(OH)2Cu(OH)2Fe(OH)2Fe(OH)3溶度积1.8×10-112.2×10-208.0×10-164.0×10-38完全

已知25°C时:电解质Mg(OH)2Cu(OH)2Fe(OH)2Fe(OH)3溶度积1.8×10-112.2×10-208.0×10-164.0×10-38完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25°C时:
电解质
Mg(OH)2
Cu(OH)2
Fe(OH)2
Fe(OH)3
溶度积
1.8×10-11
2.2×10-20
8.0×10-16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9.7
5.0
5.5
4.0
 
在物质的提纯中,常利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除去某些离子。例如:
①为了除去氯化铵晶体中的氯化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试剂a进行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②为了除去氯化镁晶体中的氯化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镁充分反应,过滤结晶即可;
③为了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硫酸亚铁杂质,先将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然后加入试剂b调节溶液的pH=4,过滤结晶即可。
(1)上述三种除杂方案都将Fe2、Fe3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而除去。
(2)试剂a为________。
(3)写出②中除杂所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下列与方案③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O2是绿色氧化剂,在氧化过程中不引入杂质,不产生污染
B.将亚铁离子氧化的主要原因是Fe(OH)2沉淀比Fe(OH)3沉淀较难过滤
C.调节溶液pH=4的试剂b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D.在pH大于4的溶液中Fe3已完全不存在
答案
(1)Fe(OH)3 (2)氨水 (3) 2Fe3+3Mg(OH)2=2Fe(OH)3+3Mg2   (4)AC
解析
本题主要结合物质的除杂来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原理。(3)Fe(OH)3比Mg(OH)2更难溶,利用沉淀转化的原理可除去Fe3。(4)B项将亚铁离子氧化的主要原因是25℃时,Ksp:Fe(OH)2>Cu(OH)2>Fe(OH)3;在pH大于4的溶液中Fe3不是完全不存在,而是浓度降低到1.0×10-5mol/L以下。
举一反三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被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KMnO4  B.H2O2  C.氯水  D.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NaOH     B.KOH    C.CuO  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不一定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溶液的pH值,纵坐标为Zn2离子或Zn(OH)42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往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Zn(OH)2的溶度积(Ksp)=________。
(3)某废液中含Zn2离子,为提取Zn2离子可以控制溶液中pH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往ZnCl2溶液中加入硝酸铅或醋酸铅溶液可以制得PbCl2白色晶体;25℃时,PbCl2固体在盐酸中的溶解度如下:
c(HCl)/( mol·L1)
0.50
1.00
2.04
2.90
4.02
5.16
5.78
c(PbCl2)/( mol·L1)×103
5.10
4.91
5.21
5.90
7.48
10.81
14.01
 
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PbCl2固体的溶解度先变小后又变大
B.PbCl2固体在0.50 mol·L-1盐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C.PbCl2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一种难电离的阴离子(如配合离子)
D.PbCl2固体可溶于饱和食盐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 mol·L-1)如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________。
A.<1  B.4左右  C.>6
(3)在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FeS
MnS
CuS
Ksp
6.3×10-18
2.5×10-13
1.3×10-35
物质
PbS
HgS
ZnS
Ksp
3.4×10-28
6.4×10-33
1.6×10-24
 
为除去某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Pb2、Hg2杂质,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
A.NaOH   B.FeS   C.Na2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pX=-lgc(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MgCO3、MnCO3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d点可表示MnCO3的过饱和溶液,且c(Mn2)>c(CO32)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
D.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盛有1mL 0.01mol·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01mol·L-1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 0.01mol·L-1Na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常温下,
Ksp(AgCl)>Ksp(AgI)
B
取少量 KClO3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
C
向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 SO32-
D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