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A.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

(16分)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A.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
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0 mol/L KMnO4溶液;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E、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70℃以上的水清洗
F、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G、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g干燥的NaCl固体;
H、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以制备Fe(OH)3胶体;
I、配制Al2(SO4)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Ⅱ.用下图装置进行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测定实验: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不必写具体过程)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滴入浓硫酸与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4)本实验装置设计中有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                         
所增加装置的目的是                         
(5)将反应生成的44.8L(标况下)SO2气体全部通过硬质玻璃管后,在右侧烧杯的试管中得到152g固体,则SO2的转化率为                      
答案
(16分)
Ⅰ.F、I(4分)
Ⅱ.(1)Na2SO3+H2SO4(浓)==NaSSO4+SO2↑+H2O (2分)
(2)查装置的气密性 (2分)
(3)先加热催化剂,然后缓慢滴加浓硫酸 (2分)
(4)需要增加尾气吸收装置,(2分)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环境(2分)
(5)95% (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7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问题我们可以从“乙醇催化实验”中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一段时间后,若移去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则说明该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发热”或“吸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D处铜丝网有红色和黑色交替出现的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现象①:红色变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②:黑色变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实验现象中可以认识到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
(4)装置B、F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化学实验能够获得成功的是
A.只用溴水为试剂, 可以将苯、乙醇、己烯、四氯化碳四种液体区分开来。
B.将无水乙醇加热到 170℃时, 可以制得乙烯
C.苯酚和福尔马林在沸水浴中加热可以制取酚醛树脂。
D.乙醇、冰醋酸和 2 mol/L 的硫酸混合物, 加热可以制备乙酸乙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都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蒸干AlCl3溶液可得纯净的无水氯化铝;②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3.5;④滴入酚酞溶液确定纯碱中有无烧碱;⑤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用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⑦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除去混在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A.⑥⑦B.②⑥C.⑤⑥⑦D.只有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Ⅰ)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波长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 mol∙L-1
⑴ 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 计算该样品此时c(O2) =         ▲         
⑶ 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 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         ▲         
② 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       ,通过观察       ▲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Ⅱ)水中的NO2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NO2可用比色法,其步骤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称取0.30gNaNO2,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得溶液A,移取5mL溶液A,稀释至1L,得溶液B。
b. 配制标准色阶:取6只规格为10mL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塞的平
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B,并稀释至10mL,再加入少许(约0.3g)对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色阶序号
1
2
3
4
5
6
加入溶液B的体积(mL)
0
2.0
4.0
6.0
8.0
10.0
反应后溶液颜色
由无色变为由浅到深的樱桃红色

     c. 检测:取10mL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对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请填写以下空白:
① 比色法的基本依据是       ▲       
② 若水样显色后与色阶中的5号颜色相同,则表明水样中NO2含量为   ▲  mg/L。
③ 用NaNO2直接配制溶液B的缺点是       ▲       
④ 如果水样显色后比6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用 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1某一元弱酸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A)+c(OH) =c(HA) +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HA) +c(A)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 c(A)> c(OH) > c(H)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A) > c(A) > c(H) > c(OH)> c(N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