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①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②先从D的分液漏斗中连续滴下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的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时.再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碳酸氢钠).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为止.
③过滤烧杯内所得的混合物,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
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搅拌后过滤,滤出物可用作化肥.
⑤滤液再注入烧杯C中,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制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A中常选用的固体为______;B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原因是______.
(5)步骤④是在较高温度(如60℃)下还是在较低温度下(如0℃~10℃)下进行合适?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魔方格
答案
(1)检验装置气密性,主要是利用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判断,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2)烧杯C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3)A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所以固体为CaCO3;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若不除去碳酸氢钠难以形成,所以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故答案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5)步骤④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温度越高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不利于氯化铵的晶体析出,所以应在温度较低 的条件下析出氯化铵晶体,故答案为: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是利用氯化铵的分解产物为气体,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会重新生成固体氯化氨,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举一反三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面超过滤纸的边缘
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正确操作是(  )
A.将一小条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根密闭的长玻璃管的一端分别加热 ①碳酸氢铵、②氯化铵、③碳酸钠、④碘单质,在远离加热端的某处,重新得到被加热物质的是(  )
A.①和②B.③和④C.②和④D.②和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附着于试管内壁的苯酚,可用碱液洗涤  B.用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C.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D.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E.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刻用稀烧碱溶液洗涤
F.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产生沉淀
(2)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魔方格

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试回答:
①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______,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______(填“强”或“弱”).
②请自选试剂,设计不同的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猜想验证方法预测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配制5%的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在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
B.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KMnO4溶液
C.用500mL容量瓶配制1mol/L的NaOH溶液
D.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