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

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K3[Fe(C2O4)3]·3H2O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为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废铁屑等物质为原料制备,并测定产品的纯度。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H2SO4 =FeSO4 + H2↑     FeSO4+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
2FeC2O4·2H2O+H2O2+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其目的是             。然后使用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并洗涤铁屑。
(2)析出的K3[Fe(C2O4)3]·3H2O晶体可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操作正确的是       
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
B.放入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
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
(3)使用高锰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可以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若需配制浓度为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240mL,应准确称取              g KMnO4(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已知M KMnO4=158.0g.mol-1)。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2.000g产品,经预处理后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使用0.03000 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①实际进行滴定时,往往使用酸化的KMnO4标准溶液,写出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③该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
(1)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1分)      倾析法(1分)
(2)AD(2分) (3)1.185(2分)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   偏大(1分)
(4)①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2分)
②加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且30s内不变化(1分) ③24.55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使用废铁屑前,往往将其在1.0mol.L-1Na2CO3溶液中浸泡数分钟的目的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由于铁是金属,不溶于水,所以可以使用倾析法分离并洗涤铁屑。
(2)A.选择比布氏漏斗内径略小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的滤纸,滤纸大时,滤纸边缘与漏斗产生缝隙,使过滤速度慢,沉淀抽不干,滤纸小时,滤纸不能盖住所有孔,不能过滤,故A正确;B.放入滤纸后,用玻璃棒引流来转移溶液和沉淀,再打开水龙头抽滤,故B错误;C.洗涤晶体时,先关闭水龙头,用蒸馏水缓慢淋洗,再微接水龙头,将洗涤液慢慢透过全部晶体,故C错误;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以防倒吸,故D正确,答案选AD。
(3)由于没有240ml容量瓶,所以应该配制250ml高锰酸钾溶液,则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0.03000 mol·L-1×0.25L×158g/mol=1.185g;配制该标准溶液时,所需仪器除电子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配制过程中,俯视刻度线定容则导致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偏少,因此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4)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而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5,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配平后的方程式为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②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红色,所以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加入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后,溶液呈浅红色,且30s内不变化。
③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草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03000 mol·L-1×0.01L×=0.0007500mol,所以2.000g样品中K3[Fe(C2O4)3]·3H2O的质量是0.0007500mol××491/mol×=0.491g,所以纯度为×100%=24.55%。
举一反三
发酵粉是一种化学膨松剂,可由小苏打、臭粉(碳酸氢铵)、明矾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某小组为探究不同品牌的发酵粉的化学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假设】
(1)假设1:由小苏打和臭粉组成
假设2:由小苏打和明矾组成
假设3:由    组成 
【方案与流程】
为探究甲品牌的发酵粉的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2)结合步骤①~③分析,气体A为    ,该发酵粉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3)若步骤①和②操作不变(现象也相同),将步骤③中足量稀盐酸改为足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否确定发酵粉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4)乙品牌的发酵粉的化学组成可能为假设2情况,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仪器和用品任选,限选试剂:稀盐酸、0.1 mol/L NaOH溶液
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装入A、B试管中
 
步骤2:                    
                    
      ,证明有Na+,发酵粉中有NaHCO
步骤3:                    
                    
      ,结合步骤2中的结论,假设2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A
将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试样已变质
B
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出现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CO2
C
分别测定常温下0.1 mol·L-1 Na2Si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pH:
Na2SiO3
>Na2CO3
非金属性:
Si>C
D
向浓度均为0.1 mol·L-1 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碘缺乏病。查阅资料知:
①在酸性条件下,I-能被N氧化成I,被H2O2或O2等氧化成I2;
②I能被HS还原成I2
请你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和下列限选试剂,依次研究某食盐样品中所加碘的存在形式是I2、I-、I中的哪一种。
限选试剂如下:1.0 mol·L-1 HNO3溶液、1.0 mol·L-1 H2SO4溶液、1.0 mol·L-1 NaHSO3溶液、3% H2O2溶液、1%淀粉溶液、蒸馏水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食盐样品中含I2;
假设2:该食盐样品中含I-;
假设3:                                                          
Ⅱ .设计方案与实验探究
将适量食盐样品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上述溶液注入试管中,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振荡
若溶液显    ,则假设1成立;否则,假设1不成立,再进行步骤2 
步骤2:                                       
                                             
若溶液显蓝色,则假设2成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否则,假设2不成立,再进行步骤3
步骤3:                                       
                                             
                                                   
                                                   
 
Ⅲ.问题与思考
纯的KIO3或KI都可以作为食用加碘盐中碘的来源。从化学角度来看,食盐中添加    (填“KIO3”或“KI”)更好;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Cu(OH)2+H2
D.用图4所示装置可分离乙醇(沸点78.4 ℃)与二甲醚(沸点24.9 ℃)的混合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或试纸,仅利用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
A.硝酸钾 硫酸钠 氯化钙 氯化钡
B.硫酸 硫酸铝 氯化钠 氢氧化钠
C.盐酸 硫酸钠 碳酸钠 硝酸钠
D.硫酸氢钠 氯化镁 氢氧化钡 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