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1)干海带灼烧后,将海带灰放至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将滤液分成四份放入四支试管中,并标为1、2、3、4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1)干海带灼烧后,将海带灰放至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将滤液分成四份放入四支试管中,并标为1、2、3、4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1)干海带灼烧后,将海带灰放至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将滤液分成四份放入四支试管中,并标为1、2、3、4号。
(2)在1号试管中滴入6滴稀硫酸后,再加入约3 mL H2O2溶液,滴入1%淀粉液1~2滴,观察到溶液立刻由褐色变成蓝色,离子方程式为            。 
(3)在2号试管中加入2 mL新制的饱和氯水,振荡溶液,观察现象,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 min后把加入氯水的溶液分成两份。其中甲中再滴入1%淀粉液1~2滴,观察现象为         ,乙溶液中加入2 mL CCl4,振荡萃取,静置2 min后观察现象为           。 
(4)在3号试管中加入食用碘盐3g,振荡使之充分溶解后滴入6滴稀硫酸。在滴入1%淀粉液1~2滴,观察到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蓝色,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在4号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振荡,再加入稀硝酸溶液。原想利用反应生成黄色沉淀来检验碘离子。通过实验发现生成白色沉淀。用此方法检验碘元素失败。导致此步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 
答案
(2)2I-+2H++H2O2I2+2H2O (3)2I-+Cl2I2+2Cl- 溶液变蓝 液体分层,下层紫红色 (4)5I-+I+6H+3I2+3H2O (5)因为海带中附着着大量的NaCl,使溶液中的Cl-浓度比I-浓度大得多,所以生成AgCl沉淀
解析
(4)由信息可知I-被氧化生成I2,食盐中的氧化剂只能是KIO3;⑤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
举一反三
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铵晶体[又名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比绿矾(FeSO4·7H2O)更稳定,常用于定量分析。莫尔盐的一种实验室制法如下:
废铁屑溶液A莫尔盐
(1)向废铁屑中加入稀硫酸后,不等铁屑完全溶解而是剩余少量时就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证明溶液A不含Fe3+的最佳试剂是   (填序号字母)。 
A.酚酞溶液B.KSCN溶液
C.烧碱溶液D.KMnO4溶液
操作Ⅰ的步骤是:加热蒸发、   、过滤。 
(2)操作Ⅰ得到的莫尔盐晶体用少量乙醇淋洗,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水等杂质;②      。 
(3)用托盘天平称量(NH4)2SO4晶体,晶体要放在天平   (填“左”或“右”)盘。 
(4)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NH4)2SO4溶液,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a接   ;      。 

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溴在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    族。 
(2)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                                                                            
(3)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⑥的蒸馏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原因                                                                                                         。 
(5)步骤⑧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                                                       。 
(6)步骤①、②之后并未直接用“含Br2的海水”进行蒸馏得到液溴,而是经过“空气吹出”“SO2吸收”“氧化”后再蒸馏,这样操作的意义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①2KOH+Cl2KCl+KClO+H2O(条件:温度较低)
②6KOH+3Cl25KCl+KClO3+3H2O(条件:温度较高)
③2Fe(NO3)3+3KClO+10KOH2K2FeO4+6KNO3+3KCl+5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产工艺应在    (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2)写出工业上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                                                        。 
(3)K2FeO4可作为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                                                                      。 
(4)配制KOH溶液时,是在每100 mL水中溶解61.6g 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g·mL-1),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在“反应液Ⅰ”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①;②        。 
(6)从“反应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副产品是    (写化学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活动小组对CuSO4分解产物除CuO外的气体的3种可能性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
(1)气体的3种可能性为     ;      ;有SO2、SO3和O2。 
(2)为确定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请你选用所给的仪器进行实验,按气体从左至右的方向连接各装置。顺序为:      →B。(已知SO3溶于浓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半导体生产中常需要控制掺杂,以保证控制电阻率,三氯化磷(PCl3)是一种重要的掺杂剂。实验室要用黄磷(白磷)与干燥的Cl2模拟工业生产制取PCl3,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黄磷与少量Cl2反应生成PCl3,与过量Cl2反应生成PCl5。PCl3遇水会强烈水解生成H3PO3和HCl,遇O2会生成POCl3,POCl3溶于PCl3。PCl3、POCl3的熔沸点见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PCl3
-112
75.5
POCl3
2
105.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B中所装试剂是     ,E中冷水的作用是        ,F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3)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打开K3通入干燥的CO2,再迅速加入黄磷。通入干燥CO2的作用是            。通过控制K1、K2能除去A、B装置中的空气,具体的方法是                   。 
(4)粗产品中常含有POCl3、PCl5等。加入黄磷加热除去PCl5后,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较纯净的PCl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