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卷,理综,27)(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

(2008年北京卷,理综,27)(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北京卷,理综,27)(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②P2O5+6OH-=2PO43+3H2O;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2NO↑+4H2O。
解析
以教材铜和稀硝酸反应实验设计为主体,用集气瓶、带有止水夹的导管巧妙地将两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实验设计。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除O2,再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观察现象: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然后打开止水夹,让空气进入该装置,看到红棕色出现,发生了2NO+O2=2NO2,确定NO有还原性。故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举一反三
(08天津大港一中高三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21)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HBr、SO2中的若干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有CO2和SO2    B.可能有HBr、CO2
C.肯定没有HBr、H2S、HCl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是利用密度不同达到分离的是
A.把石油经蒸馏分离成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B.煎中药时用水在煮沸条件下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把大豆磨碎后,用水溶解其中的可溶性成分,经过滤后,分成豆浆和豆渣
D.做饭洗米时淘去米中的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
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
D.蒸发时一定要加热到蒸发皿里没有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③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在试管中煮沸液体时加入一小块瓷片可以防止飞溅;⑤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检验溶液中的SO42
A.②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华家中有如下生活用品: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小华利用上述用品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C.除去保温瓶中的水垢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